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

時間:2022-12-08 14:09:36 一般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nèi)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音樂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特舉行這次研討課活動,具體活動安排如下:

  二、活動組織

  組織機構:盤縣實驗小學綜合組

  活動成員:唐映瓊徐林霞吳梅王艷金艷張倩牛雅萍梅順喜陳金環(huán)熊朝劉云志

  特邀嘉賓:劉正祥甘茂翠

  伙食安排:陶明燕

  三、活動對象

  所有上音樂課的教師(上課,吳梅老師除外)及綜合組的學科組長(參與聽評課)全程參與,不得缺席。涉及到自己的課程,請自行調(diào)整好。

  四、活動內(nèi)容

  本次活動主要以研討的`形式進行,以相互學習為主,找出自身的不足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上課教師進行說課,聽課教師進行“1+1”評課,力求找出教師的亮點和不足,讓亮點發(fā)揚光大,讓不足銷聲匿跡。

  五、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2日一天

  六、活動要求

  所有上音樂課的教師及綜合組的各學科組長全程參與,不得缺席。涉及到自己的課程,請自行安排好。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2

  教學內(nèi)容:唱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2、簡單了解電影《劉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壯族的風俗歌會“歌圩”。

  4、教育學生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用優(yōu)美、委婉的歌聲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2、歌中一字多音唱詞的準確、優(yōu)美、委婉。

  教具準備:光盤、歌片、錄音機、卡片(節(jié)奏火車、歌圩)、視唱卡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教師放《小螺號》音樂,師生律動表演進教室,相互問好。

  二、創(chuàng)設情境,了解故事,激發(fā)情趣

  1、師: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廣西桂林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迷人的地方。對吧?

  生:對。

  師:廣西人杰地靈,那兒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許多人才,在廣西壯族有一位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歌手,你們知道她是誰嗎?

  生:劉三姐。

  2、師:很好,劉三姐被稱為廣西壯族傳說中的歌仙,美麗、聰明、活潑、可愛,她用歌聲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的心聲,所以人們十分喜愛她,也愛唱她的歌。那么她到底有多聰明,老師給你們放一段《劉三姐》的電影片斷你們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劉三姐帶領姐妹與男青年對歌的場面。

  師:請同學們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

  什么水面翻筋斗?鴨子水面翻筋斗,

  什么水面起高樓?大船水面起高樓,

  什么水面撐陽傘?荷葉水面撐陽傘,

  什么水面共白頭?鴛鴦水面共白頭。

  什么結果抱娘頸?木瓜結果抱娘頸,

  什么結果一條心?香蕉結果一條心,

  什么結果包梳子?柚子結果包梳子,

  什么結果披魚鱗?菠蘿結果披魚鱗。

  什么有嘴不講話?菩薩有嘴不講話,

  什么無嘴鬧喳喳?銅鑼無嘴鬧喳喳,

  什么有腳不走路?財主有腳不走路,

  什么無腳走天下?銅錢無腳走天下。

  師: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劉三姐……。

  生:聰明,有智慧。

  師:是的,所有的問題劉三姐都是毫不猶豫、對答如流。那么,片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

  生:對唱。

  師:很好,什么是對唱?

  生:對唱就是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師表揚)

  4、師:廣西壯族被稱為歌海,他們不分男女老幼,隨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邊的事情,他們用山歌作為感情交流的工具,愛歌就象愛自己的生命一樣。

  但是,當時有個惡霸地主不讓老百姓唱歌,劉三姐就提出了對歌比賽,帶領眾鄉(xiāng)親用歌聲同財主進行了斗爭。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一個片斷,大家一起觀賞。

  5、(大屏幕)放劉三姐帶領眾鄉(xiāng)親用歌聲同財主進行斗爭的片斷。

  什么生來頭戴冠?中了狀元頭戴冠,

  大紅錦袍身上穿。大紅錦袍身上穿。

  什么生來肚皮大?莫公享福肚皮大,

  手腳不分背朝天。見了皇上背朝天。

  丫鬟:老爺,頭戴冠是大公雞,肚皮大是老母豬呀!

  6、師:同學們都笑了,這段對歌的情緒怎樣?

  生:風趣、幽默的,機智地罵了財主。

  生:滑稽的。

  師:很好,這是財主花了重金請來三位秀才與三姐對歌的場面,他們是秀才嗎?

  生:不是,是蠢才。

  師:是的,是蠢才。知識來源于生活,他們死讀書本,沒有生活知識,結果丑態(tài)百出,劉三姐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帶領眾鄉(xiāng)親戰(zhàn)勝了老財主。生:財主為什么不讓老百姓唱歌?

  師:這要從故事的開頭說起:

  廣西壯族歌手劉三姐被惡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被一老漁夫救起收留。三姐的哥哥劉二沿江尋找,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于是劉二兄妹與老漁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獵為生。惡霸地主莫懷仁企圖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們上山采茶,還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懷仁對歌,如他能取勝,就可以禁歌。莫懷仁為贏得勝利,以重金請來三名秀才來對歌。結果大家也看到了,聰明的劉三姐憑自己的智慧把三名酸秀才斗得狼狽不堪。同學們,莫懷仁能善罷甘休嗎?

  生:不能。

  師:是的,莫懷仁不甘心失敗,又令爪牙把三姐搶到家里進行威逼利誘,三姐毫不屈服。老漁夫之子阿牛夜闖莫府,救出三姐。阿牛和三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摯的感情,他們用山歌表達了內(nèi)心的情感,遷居到新的地方,開始了新的生活。

  師:故事講完了,老師要問你們,劉三姐是哪個民族的?

  生:廣西壯族的。

  師:很好。

  三、學唱歌曲:

  1、導入:

  師:在這部影片中,還有一首動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唱一唱?

  生:想。

  2、聽錄音范唱:(出示歌片,放錄音范唱)

  師:我們一起聽錄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生:(聽錄音)。

  師:誰來說說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生:中速、優(yōu)美地、婉轉(zhuǎn)地。

  生:委婉動聽地。

  生:甜美柔和地。

  師:你們說的都非常正確,這首歌曲由我國作曲家雷振邦,根據(jù)廣西壯族民間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的,《劉三姐》影片一上映,這首歌象插上了翅膀,立即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人們喜歡劉三姐,更喜歡她唱的這首歌。

  3、再聽,輕聲隨唱: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歌曲,輕聲隨著唱一唱,注意觀察:與我們以往學的歌曲記譜有什么不同?感覺哪兒挺難唱的、非常有特點的?

  生:(聽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個拍號,而這首歌中有兩種拍號。師:你觀察得非常仔細,(結合歌曲講解)在這首歌曲中,四二拍與四三拍交替出現(xiàn),叫作“變換拍子” 。

  生:(齊說)變換拍子。

  師:感覺哪兒挺難唱的、非常有特點的?

  生:老師,這首歌中的“哎”特別長。

  師:很好,這首歌的特點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這也是難點之處。

  4、難點解決:(1、2、3、4、依次出示)

  師:下面老師帶領同學們乘上節(jié)奏火車進入“節(jié)奏城”,把這些難點一一解決了。

  1)師:這首歌中只有一小節(jié)3/4拍,按2/4的劃拍方法,注意突出強拍。

  生:(略)

  師:唱時注意附點的韻味。

  生:(視唱)

  2)師:(出示卡片)歌中還有一處“哎”,老師也把它提出來,大家對照一下,有何不同?

  生:旋律一樣,節(jié)奏變化。

  師:很好,大家劃拍唱一唱。

  生:(略,并把歌曲的第一樂句完整唱一遍)

  師: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題歌。

  3)師:歌中還有一處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師也把它提煉出來了。生:(劃拍視唱)。

  師:結束處的“彎又多”前面加上“羅”在歌曲中是弱起,我們來視唱一下。

  生:(略)

  5、隨錄音完整演唱歌曲:(放錄音)

  師:現(xiàn)在我們隨錄音來演唱這首歌曲,注意氣息的控制。

  生:隨錄音演唱歌曲。

  6、視唱曲譜:

  1)劃拍視唱。注意變換拍子略突出強拍。

  2)隨教師的伴奏視唱。(一人指譜)

  7、唱詞,歌曲處理:

  1)教師彈琴,學生演唱。

  2)歌詞分析: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歌詞:前兩句可看出:老百姓愛唱山歌,隨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對的,“歌!甭。后兩句:山歌都是從老百姓心底流淌出來的,多得象春江水數(shù)不清。“灘險”實際是暗喻,比喻當時的惡霸勢力,江水遇到礁石總會流淌過去,在這里指劉三姐與眾鄉(xiāng)親一定能戰(zhàn)勝惡霸勢力,這兩句應自豪地演唱。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現(xiàn)在你們把自己當成民間傳說中的歌仙,再來演唱一遍歌曲。

  生:(隨老師優(yōu)美的鋼琴伴奏演唱歌曲)。

  9、設計演唱形式:

  師:唱得非常好,但老師聽了,感覺還不解渴,我們剛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齊唱。

  師:我們能否變換一下演唱方法?小組討論一下,設計成什么形式。

  生:討論并演唱: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個“羅灣又多”齊唱。

  2)領唱與齊唱。

  3)創(chuàng)設情境,領唱在江面,齊唱在岸邊。

  師:(鼓掌)你們的演唱,仿佛把老師帶到了山清水秀的廣西桂林——劉三姐的故鄉(xiāng)。

  四、知識拓展

  壯族風俗歌會“歌圩”簡介:

  師: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有許多民族音樂活動,(出示卡片)最的是傳統(tǒng)的風俗歌會“歌圩”。大家齊讀……。

  生:(齊讀)壯族風俗歌會“歌圩”。

  師:“圩”是“集會”的意思;“歌圩”就是賽歌、唱歌的集會。你們想不想了解有關方面的知識?

  生:想。

  師:下面老師請幾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家邊聽,邊觀看老師給大家搜集的圖片——壯鄉(xiāng)風情(大屏幕)。

  生1: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云南文山壯族自治州等地。壯族地區(qū)有“歌!敝Q,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來表達情意!案枸住笔菈炎鍤v史悠久的風俗歌會。

  生2:“歌圩”活動,有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選婿”的故事。傳說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生

  3:歌圩,是壯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活動,也是男女青年進行社交的場所。在壯語中被稱作“窩墩”“窩巖”,意為“出野外玩!。由于這種活動互相酬唱,彼此對歌,所以古代人稱之為“墩圩”。

  生4:據(jù)古代文獻的記載,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經(jīng)流行,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發(fā)展,并定期在固定地點舉行。壯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過,農(nóng)歷三月三最為隆重。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擇佳偶,別有風情。生5: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愛慕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jīng)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生6:歌圩上,除對歌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有精彩的拋繡球、有趣的碰紅蛋、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師: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就介紹到這里,同學們可回去搜集相關資料,下課再交流。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電影《劉三姐》的故事梗概,學唱了優(yōu)美的歌曲……

  生:《唱山歌》。

  師:還簡單了解了壯族風俗歌會……

  生:“歌圩”。

  師: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民歌很多。我們今天只是學習了壯族民歌海洋中的幾滴水,希望同學們今后更多地了解我們的民歌,學唱我們的民歌,讓它代代相傳下去!最后,我們以優(yōu)美的歌聲演唱《唱山歌》結束本課。

  生:隨教師鋼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領唱與齊唱)。五、板書設計:中速、優(yōu)美地、婉轉(zhuǎn)地、委婉動聽地、甜美柔和地。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3

  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專業(yè)素質(zhì),增強學生的體質(zhì),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活躍校園氣氛,,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我校將繼續(xù)開展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藝體興趣小組活動。

  二、活動目標

  藝體興趣活動是學校課堂教學的延伸性活動,是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藝體興趣活動的正常開展,既可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可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發(fā)展的時間與空間。組織豐富多彩的藝術體育活動,符合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意愿。學生通過活動,能獲得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藝體興趣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熊朝信

  副組長:廖高翔

  成 員:屈澤清 鄧衛(wèi)紅 向繼勝 向明 劉雙銀 王麗萍

  四、活動具體要求

  1、要有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培訓方案、工作總結,嚴格按教學計劃的要求、定期開展興趣活動,使學生通過興趣活動有所收獲。

  2、各興趣小組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必須認真輔導并做好輔導記錄,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確保活動扎實有效。

  3、各興趣小組要做好活動前的點名制度,對缺席學生要問清原因,做好記載,并及時與班主任聯(lián)系。

  4、輔導老師如有外出學習等特殊情況,應提前報教導處,并通知學生暫;顒。

  5、各興趣小組應積極主動參加校級及以上的各類比賽活動,根據(jù)學校要求開展展示活動。

  五、活動量化考核辦法

  1、隨機抽聽興趣小組活動輔導課。準備充分,效果好評20分,其余視情況每降一等扣2分。

  2、有詳實指導性強的活動計劃和學生出勤記錄、輔導記錄等資料評10分,一樣不符合要求視情況扣1-3分。

  3、隨機抽取3—5名學生,調(diào)查了解教師平時的輔導情況、學生的滿意度。滿意度100%評5分,滿意度每降5個百分點扣1分。

  4、隨機抽取各組總人數(shù)的20%—40%的學生,測試輔導效果。合格率100%評50分,每降1個百分點扣1分。

  5、統(tǒng)計輔導教師出勤情況,出滿勤評5分,每無故缺席、遲到、早退的1次扣0.5分。

  6、獎勵辦法

 、、按得分高低劃分為優(yōu)、良、中、差四個等次,90分—100分為優(yōu),80分—89分為良,70分—79分為中,69分以下為差。按等次根據(jù)學校財力情況計酬。

  ②、對參加興趣小組的學生在校級、鎮(zhèn)級以上教育部門組織的競賽中獲得等級獎的,依照學校獎勵辦法對輔導教師另行獎勵。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4

  一、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班級音樂會能夠給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音樂氛圍,促進孩子們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增強他們的興趣,師生的情感也得以進一步溝通,教學效果得到很好的提高,讓孩子們真正擁有自己的“小舞臺”。

  而在農(nóng)村開展班級音樂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還能豐富孩子們的課外活動,實踐素質(zhì)教育,也是學生間相互展示、相互評價的一種途徑,還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就感,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實踐。

  二、活動地點:

  界上小學五年級教室

  三、參加人員:

  1、五年級全體學生

  2、音樂科任老師

  四、活動過程:

 。ㄒ唬┣捌跍蕚涔ぷ

  先在五年級試點實施班級音樂會,然后陸續(xù)在各年級展開,最后挑選出各班組織得比較好的節(jié)目開展綜合性音樂會向家長代表及本校全體老師展示,并進行評價獎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逐步提高各年級開展音樂會的能力。

  (二)擬定活動方案

  1.活動組織形式

  主持人報幕式:主持人按節(jié)目單順序依次報幕,學生按順序表演。

  2.活動要求:

  要求人人參與,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長,自選內(nèi)容、自選表演形式、自選合作伙伴、自選節(jié)目負責人、自選時間排練、自選節(jié)目主持人和學生評委。一切由學生自主籌備。

  3.活動內(nèi)容:

 。1)節(jié)目范圍:自選本學期教材內(nèi)容,也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課本外的歌曲或表演形式,要求是內(nèi)容健康、積極向上、展現(xiàn)小學生素質(zhì)的節(jié)目。

  (2)節(jié)目形式:包括唱歌、舞蹈、小品、相聲等。

 。3)節(jié)目人數(shù):根據(jù)節(jié)目需要自由搭配,形式和內(nèi)容由學生自由組合,自愿報名,節(jié)目單由音樂課代表、音樂會策劃小組統(tǒng)籌完成。(4)節(jié)目要利用課間十分鐘、課余、周末等時間積極進行排練。

  4.活動安排:

  (1)教師方面:頒發(fā)本“班級音樂會”活動方案,放手學生,只在學生排練過程中和音樂課堂上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并為學生的排練提供幫助,做好學生間的組織協(xié)調(diào)工作。

  (2)學生方面:

  A、從本班民主推舉出優(yōu)秀口才表演者,一男一女,作為本次音樂會主持人。主持人除負責節(jié)目主持外,還要負責統(tǒng)計本班節(jié)目的數(shù)量、內(nèi)容等等。

  B、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們,讓學生自己動手,共同合作,做好設計節(jié)目單、布置音樂會會場等音樂會策劃工作。

  (三)開展“班級音樂會”

  制定了活動方案,然后就是首先在五年級試點開展班級音樂會,孩子們擁有了自己的小舞臺,老師對所有具有閃光點的學生進行了及時的評價和表彰。雖有一些小問題,但整體來說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活動反思與總結:

  通過開展班級音樂會,學生進行了鍛煉和交流,老師對音樂會進行了表彰總結,提高了學生對音樂會的認識和喜愛。從開展過程來看,我們班的小小音樂會也存在著一些缺陷,如:主持人忘臺詞,有些同學在演唱時跑調(diào)、節(jié)奏沒有跟上、表情不夠自然,舞蹈不夠整齊,音響控制不夠好,節(jié)目時間不夠緊湊等等。

  雖然我們的音樂會存在著這些缺陷,有很多的不完美,但這才真實體現(xiàn)了孩子們的水平,體現(xiàn)了他們最認真、最團結的一面,雖然今天的嘗試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這堂音樂會記載了孩子們共同努力的成長記憶。

  通過這次音樂會,學生更深地了解了音樂課的內(nèi)涵,他們在無形中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學習要求。另外,孩子們在排練時的互相的`接觸更密切了,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學之間的友誼也有了提升。通過音樂會的形式,學生在老師、家長們面前充分地展現(xiàn)了他們自己的音樂才華和實踐能力,這是一次很好的考驗、鍛煉的機會。音樂會也使原來平時緊張的學習有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我們的校園充滿了藝術的氣息。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的

  提高音樂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墾區(qū)藝術教育的發(fā)展,整體提升我區(qū)中小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加強校際間音樂教研活動的交流,使教研活動更具影響力和廣泛性,,為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搭建平臺。

  二、工作策略

  加大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的落實力度;開展“觀課、議課”“有效課堂”等開放式教研活動。以提高我區(qū)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為工作的出發(fā)點;以教師所面對的具體問題為研究主題,提升教師的學習意識、研究意識,幫組教師走專業(yè)自主發(fā)展的道路,從而帶動學科的整體發(fā)展。

  三、活動要求

  1、教研活動中心組(由常務理事、兼職教研員,名師,教學能手,學科骨干組成)負責研究確定主題教研活動的內(nèi)容、形式,發(fā)言人等相關內(nèi)容。

  2、教研活動要突出《主題性、主體性、研究性》教研特色。

  3、每次教研活動要突出一個主題,由活動承辦單位的音樂教師承擔。

  四、活動形式

  講座培訓、研討課、評析、討論、座談和交流等。

  五、活動過程呈現(xiàn)

  承擔主題教研活動的單位,要完成主題教研活動報告書,報告書包括以下內(nèi)容:

  1、活動的思路框架(主題、主辦單位、活動的目的意義、活動的內(nèi)容、活動的呈現(xiàn)形式、活動具體分工安排)

  2、活動的策劃設計(人員分工、主要素材、主要環(huán)節(jié))

  3、活動流程及展示(主要活動過程、精彩片斷記錄、評議和發(fā)言、爭議的問題、最后的共識和結論)

  4、活動的.評議反饋(活動的收獲、困惑、評議)

  5、活動的總結反思(活動的規(guī)模、效果、優(yōu)點和不足、反思活動目的意義的落實和理念的差異)附錄(活動資料、教案、表格及調(diào)查、活動數(shù)碼照片、案6、例分析)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6

  教學內(nèi)容:

  1、復習演唱《我們的田野》

  2、欣賞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

  教學目的: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們的田野》,使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和思想內(nèi)容,感受音樂諸表現(xiàn)手段為塑造音樂形象作用,激發(fā)學生體會一首樂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產(chǎn)生變化,其情緒也隨著產(chǎn)生變化的效果。

  2、通過以上的演唱和欣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fā)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情緒,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樂形象和所描繪的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小黑板、圖畫。

  教學過程:

  一、播放音樂,學生擊拍進入教室。

  二、組織教學(略)。

  三、基本練習。

  1、發(fā)聲練習(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穩(wěn)的呼吸,優(yōu)美的音色發(fā)音,一氣呵成,中間不能有任何停頓,后半拍起唱為難點,發(fā)音時先弱后強。發(fā)音時,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圓潤、響亮些。

  2、視唱練習

  1=C2/4

  0134|5—|567i|5—|5654|31|2265|1—‖

  教師展示板書后,用教鞭指譜視唱,并指出本練習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時出現(xiàn)連音線,使第二小節(jié)和第四小節(jié)的“5”時值增長,唱成二拍半。

  視唱時,先放慢速度,讓學生充分體會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點,然后再加快速度視唱。

  四、復習歌曲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描寫田野美麗、壯觀、富饒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獲第二次少年兒童歌曲評選一等獎。要求學生以寬廣、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

  (一)復習曲譜

  1、分析曲譜,指出容易唱錯的地方,

  如:第一樂句65|3。5|132|錯唱成65|3。5|132|20|

  第二樂句35|66。6|53|2—|20xx|錯唱成35|66。6|53|2—|

  第三樂句32|17|615|錯唱成32|1。7|615|

  最后12|33。3|333|25|1—|錯唱成12|33。3|25|1—|

  2、教師用鋼琴彈奏曲譜1、5段、學生隨琴聲出拍認真默唱1、5段曲譜。

  (二)復習歌詞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描寫田野美好風光的歌曲,歌詞寫到:美麗的田野,碧綠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魚,成群的野鴨,從遠寫到近,從靜寫到動,從地面寫到天空,優(yōu)美動聽的曲譜和生動形象的歌詞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麗壯觀的山水彩畫描繪出祖國山河的無比美麗,江山如此多驕。

  1、分析歌詞,探討如何唱好本歌

  提問、討論:同學們,請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動、優(yōu)美,那我們應該如何演唱好《我們的田野》這首歌呢(主要從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緒等方面入手。)2、教師播放錄音1、5段、學生認真細聽、(利用空白磁帶先錄好1、5)

  3、教師指揮,學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賞

  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的內(nèi)容是鋼琴獨奏曲,這是一首描寫田園風味的鋼琴獨奏曲,樂曲的名稱叫做《牧童短笛》。板書:《牧童短笛》。

 。ㄒ唬┙榻B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赌镣痰选返淖髡呓匈R綠汀,他是我國的音樂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ǘ奥牎蓖耆,“聽”后回答下列問題:

  1、《牧童短笛》,由幾個樂段組成?它們的'情緒怎樣?(分成三個樂段)。

  第一樂段速度徐緩,旋律悠揚;

  第二樂段速度歡快,旋律流暢;

  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完全再現(xiàn)。

 。ㄈ┓侄畏治,分段講解,分段欣賞全曲

  第一樂段。1=G,4/4拍,這一樂段用對位手法寫成,在這一樂段里,教師啟發(fā)學生想象,引導學生理解樂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樂曲的兩個聲部此起彼落,正如兩個小牧童在牛背上對歌。

  再播放錄音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這一樂段由上面的C調(diào)轉(zhuǎn)到G調(diào),由4/4拍轉(zhuǎn)到2/4拍,速度明顯加快,通過聽、講、想、討論,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對于想象豐富、發(fā)言大膽的同學要鼓勵、表揚,(如:有的學生認為兩個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戲,而是從牛背上下來,兩個人在打水仗)。這一樂段要聽后再分析。

  第三樂段

  本段是第一樂段的完全再現(xiàn),曲調(diào)稍加裝飾,使樂曲顯得更加流暢、緊湊、歡快,情緒顯得十分安謐,使樂曲更加充滿詩情畫意。最后樂聲漸弱,結束在明亮的高音區(qū),給人以詩意未盡之感。本段也聽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讓學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好象又回到第一樂段:兩個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對歌,并且趕著牛慢慢回去了……

 。ㄋ模┬蕾p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賞全曲后,教師應讓學生完整無缺地把全曲“聽”一遍,以便學生加深對全曲(整體)的印象,這一遍,教師不能在中間作任何插話,以免打斷學生的思路。

 。ㄎ澹┯懻、談體會

  七、課堂小結及布置作業(yè):

  教學反思:

  養(yǎng)成安靜聆聽音樂的好習慣,積極參與體驗樂曲帶給人們的不同的情緒。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7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根據(jù)音樂的情緒為音樂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遜發(fā),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感受樂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與表達的不同的情緒。

  2、學生感受民族音樂,激發(fā)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聽賞法、引導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多媒體設備、演示文稿、Flash畫面、磁帶。

  教學設計:

  一、組織教學

  播放《愛我中華》的歌曲,學生走進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們剛才聽的歌曲嗎?

  是啊,(唱)“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你們走進一個神秘的地方,去聽聽那里的音樂。

  三、欣賞《苗嶺的早晨》第一樂章

  1.聽的時候請你仔細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多媒體展示苗嶺風景畫面(播放第一樂章音樂)。

  2.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聽了這段音樂之后的感受。

  (很美……鳥叫……仿佛來到……)鼓勵多種見解。是啊,我們有一個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珍惜。

  3.這么美的音樂它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一遍在聽的時候,看老師的手有什么變化嗎?學生隨教師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感覺到什么了嗎?(音拖的長……很優(yōu)美抒情……)(節(jié)奏自由、寬松)。

  4.誰知道這么美的音樂是來自哪個民族嗎?(苗族)這首樂曲就叫《苗嶺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鼓勵學生隨意說出自己知道的樂器)。

  教師小結并用課件展示出樂器小提琴,進行簡單介紹。

  5.現(xiàn)在讓我們伴著《苗嶺的早晨》第二樂章的音樂走進苗族。多媒體放映有關苗族服飾、居住、歌舞圖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誰來說說你對苗族的印象?你還知道哪些呢?(個別交流)

  7.看來同學們對苗族的了解還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司哂忻缱逄厣母枨牎。多媒體播放苗族飛歌特點歌曲《小背簍》。

  這首苗族歌曲給你帶來的又是怎樣一種感覺呢?(聲音尖高……)。

  8.這就是苗族的飛歌,它的音比較高、尖,節(jié)奏寬、自由(多媒體展示)。那么之前我們聽的《苗嶺的早晨》第一樂章的音樂和剛剛聽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類似嗎?(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飛歌特點的樂曲。

  9.多媒體播放:讓我們再欣賞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飛歌特點的第一樂章。演示文稿展示樂器口笛,向?qū)W生簡單介紹樂器口笛。拓展有關樂器的知識,開闊學生視野。

  四、欣賞《苗嶺的早晨》第二樂章

  1.聽賞第二樂章。

  你感覺第二樂章音樂和第一樂章音樂有什么不同嗎?(節(jié)奏快、歡快、熱鬧)是啊,第二樂章的音樂甚至使我們有點想動起來的感覺。

  2.你想跳一跳苗族舞嗎?

  (1)多媒體圖文介紹蘆笙、木鼓、板凳等舞蹈。

  (2)再次欣賞第二樂章,看老師表演的苗族舞:示范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躍。

  (3)教學生表演苗族舞的幾個動作并加入“拍一拍”。

  (4)跳一跳。

  在第二樂章的伴奏下,師生同舞,也可拍手表示感受。

  五、聽全曲

  剛才我們一起走進了苗族,領略了苗族的風光,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嶺的早晨》,說說你的收獲。

  六、小結

  課件出示“笛子”:同學們聽過笛子演奏的《苗嶺的早晨》嗎?

  請欣賞:苗族舞蹈《苗嶺的早晨》它的伴奏音樂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傾聽和觀賞喲!(學生聽賞)

  下課!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8

  教學目標:

  一、聽《鳥店》、《袋鼠》,唱《我的小綿羊》、《小袋鼠》,感受音樂表現(xiàn)的生動鮮明的形象。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突出本科主題“可愛的小動物”,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歌詞,嘗試用口風琴模擬鳥兒的叫聲等各種音樂實踐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表演《我的小綿羊》

  1、用聽唱法唱會歌曲。指導學生用輕快而親切有感情的聲音演唱,啟發(fā)學生想象小綿羊的可愛,白白的絨毛,躲在綠綠的樹叢里的情景。

  2、在表演歌曲時,注意歌中帶有“>”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學生句尾兩個音不同,不要唱錯了(“12”與“54”),唱會歌再選擇合適的地方加入小動物的叫聲。

  3、分小組演唱,互相評價,看哪一組同學演唱的感情飽滿、吐字清楚。

  4、啟發(fā)學生用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編唱新歌詞,可將同學們編創(chuàng)的歌詞整理為幾段,全體同學逐一演唱。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

  1、學生發(fā)現(xiàn)樹叢里各種各樣的動物,模仿它們的叫聲和動作。

  2、學會歌曲后,將這些動物編創(chuàng)成新的歌詞。

  三、創(chuàng)編與活動:摘果子

  1、提示學生觀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標記?每個小袋鼠能摘上幾個果子?

  2、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用劃線的方式連到小袋鼠口袋上。

  第二課時

  一、聆聽《袋鼠》

  1、指導學生討論有關袋鼠的知識,描述袋鼠敏捷的動作和機警的神態(tài)。

  2、初聽樂曲,說一說音樂中描述的袋鼠給你感受。

  3、復聽樂曲。提示學生跟著音樂做袋鼠跳動的動作,用動作感受音樂。

  二、表演《小袋鼠》

  1、用聽唱法學會歌曲。根據(jù)學生的程度安排范唱和聽錄音感受的次數(shù)。

  2、指導學生用輕快、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討論:這首歌怎樣唱才能表現(xiàn)小袋鼠的可愛?教師示范,用連音、斷音兩種方法分別演唱歌曲,讓學生區(qū)分哪一種更好。

  3、學生歌表演。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1、默讀歌謠,說出它的謎底是什么鳥。自由編創(chuàng)拍擊動作。

  2、教師提示學生對拍手的方式很多種,想一想怎樣拍。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造。

  3、學生兩人一組邊讀邊拍,看哪組歌謠讀得好。

  4、教師啟發(fā)學生自創(chuàng)謎語歌謠大家猜,邊讀邊拍。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9

  教學內(nèi)容:

  1、了解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

  2、欣賞兩首管弦樂曲《朝景》、《奧塞之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

  二、欣賞管弦樂曲《朝景》

  1、邊聽樂曲,邊想象樂曲描繪了什么景象,體會“這首樂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教師揭示題目——《朝景》,介紹樂曲創(chuàng)作背景。

  3、教師介紹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

  4、播放主題音樂,讓學生視唱主題旋律。

  5、復聽樂曲,當學生聽到主題出現(xiàn)時,用舉手的方式表示,聽后說出樂曲的哪些部分聽到了主題旋律,劃分樂曲的三個部分。

  6、找一找樂曲三個部分中演奏主題的主要樂器(小提琴、中提琴、長笛、單簧管、雙簧管)

  三、欣賞管弦樂曲《奧塞之死》

  1、聽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2、教師介紹此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帶領學生視唱第一部分的主題,感受音樂的凄涼和哀痛。

  3、副廳樂曲,感受主題在樂曲的`什么地方出現(xiàn),想想前后主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欣賞完樂曲,學生討論并回答:

 。1)作曲家選擇了什么樂器組的樂器演奏全曲?

 。2)樂曲的三個部分有什么不同?其中第二部分時如何表現(xiàn)出與第1部分的不同的?

  (3)第一部分主題再現(xiàn)時,力度發(fā)生什么變化?

  四、小結本課。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10

  教學目標:

  1、感受和體驗明快的歌曲節(jié)奏與情緒,張揚孩子的個性,展示他們在音樂方面的能力。

  2、讓孩子們初步熟悉和喜愛新的學校,對上音樂課產(chǎn)生興趣,建立我是小學生的自豪感。

  3、培養(yǎng)孩子自我認知能力,開始學會認識自我、認識新同學和適應新環(huán)境,從學習心態(tài)上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zhuǎn)變。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和體驗明快的歌曲節(jié)奏與情緒,張揚孩子的個性,展示他們在音樂方面的能力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聆聽歌曲《今天我上學嘍》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曲擊掌。

  師生問好。

  二、組織學生編排座位。

  三、音樂活動。

  1、聆聽歌曲《今天我上學嘍》。

  和大家一樣有一群小朋友今天第一天上學,心情可高興了,來到學校唱起了快樂的歌曲。

  隨樂自由律動。

  2、學習音樂問候語及常規(guī)音樂語。

  接著孩子們來到了專門上音樂課的.地方:音樂教室。上音樂課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問好?(啟發(fā)學生用歌唱或律動問好)聆聽翻書的音樂、安靜的音樂、表揚的音樂等,并反復練習。

  3、師生互相認識,交流感情。(歌曲中的難點節(jié)奏)老師很想認識大家,先自我介紹一下:

  誰能像老師一樣有節(jié)奏的告示大家你叫什么?

  師生互問——生生互問——請幾對小伙伴上臺表演

  四、結束。聽音樂出室。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學新歌《我今天上學嘍》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音樂活動:想想、玩玩、出新招。

  三、教學新歌《我今天上學嘍》。

  1、聆聽歌曲。

  2、討論:從歌聲中你聽出這些孩子第一天上學的心情如何?(興奮、愉快……)

  同自己的心情比較一下。

  上學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準備?(新衣服、新書包……)來到學校你都看到了什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美麗的校園)

  3、學習歌詞。

  師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

  四、創(chuàng)作活動。

  1、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

  2、形式:小組比賽,那組編的動作創(chuàng)作的優(yōu)美即可獎勵。

  3、選出最美的動作,由小老師帶領全體學生邊唱邊演。

  五、表演。

  1、自信獨唱。

  2、集體評議。

  六、結束。

  第三課時

  復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教學過程:

  一、師聲問好。

  二、音樂活動。

  1、填詞活動:雄雞喔喔。

  早上起床,雄雞唱歌了。

  跟隨老師朗讀歌詞。

  試一試,用你學會的歌曲《我今天上學嘍》填唱新歌詞。請?zhí)畹煤玫暮⒆赢斝±蠋煛?/p>

  2、復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雄雞催我們早起,別遲到。我們背著書包唱著歌兒上學吧!復習歌曲《我今天上學嘍》

  3、律動:跳踢踏。

  來到了學校,音樂老師請大家跳踢踏舞。沒有音樂怎么辦?跟隨老師朗讀歌詞《跳踢踏》。

  填新歌詞。

  邊唱邊跳。(即興隨意跳踢踏)

  鼓勵孩子上臺展示。

  評議、鼓勵。

  三、結束。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11

  教學目標:

  1、能感受到歌曲《涼山之最》歡快熱烈的情緒,初步了解涼山彝族的相關風俗文化與歌曲的關系。

  2、能用明亮的聲音自信地演唱《涼山之最》

  3、能嘗試創(chuàng)編簡單的舞蹈動作表演《涼山之最》,能與同伴愉快合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內(nèi)容:《涼山之最》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并進行歌表演

  教學難點:用歌聲和動作投入地表現(xiàn)《涼山之最》的音樂風格

  教學準備: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特色和風土人情。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走進四川,去大涼山的彝家看一看。

  2、明確目標

  請大家欣賞一段視頻和圖畫,看完后說說彝族是個什么樣的民族,有什么特點。(播放課件“大涼山彝族風光”)

  3、效果預期

  比較一下,那里的景色、建筑、服飾與我們漢族有什么不同。

  二、民主導學

  1、任務呈現(xiàn)

  (1)聽一聽

  聆聽歌曲《涼山之最》,讓學生說說感受,教師及時補充。

  歌曲歡快而有熱情,具有非常濃郁的民族舞蹈風味,一聽音樂身體就想跟著律動起來。

  (2)動一動

  師:大涼山的彝家人非常好客,每年的七八月間,涼山州彝族都會舉行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火把節(jié)”。彝族人民都會點著火把,圍著篝火跳起“達體舞”和“阿詩瑪”的舞蹈。你能夠模范老師一起來跳一跳嗎?

  教師示范舞蹈(播放歌曲伴奏,教師隨音樂展示“達體舞”基本舞步)

  彝族“達體”為“跺地”之意!斑_體舞”就是從彝族傳統(tǒng)歌舞藝術百花園中提煉、規(guī)范、編創(chuàng)而成的一種集體舞或廣場舞。

  學生學習基本舞步

  “達體舞”基本舞步:雙腳分左右走恒拍,雙手劃圈,在樂句結束處撩腳,多人舞蹈可以手牽手。

  師生一起隨樂走基本舞步。(播放歌曲伴奏,師生共同隨樂舞蹈)

  2、自主學習

  (1)說一說

  師:涼山真美,彝族人民真熱情,還有三個最令他們驕傲的珍寶呢。請聽聽歌詞,到底是哪三“最”呢?

  學生說一說。

  解說涼山的`三個之“最”——最美麗的“加師瓦拉”(披氈)、看的“日麻杏兒布”(帽子)、聽的“土什火合”(口弦),結合實際分別介紹和補充。

  (2)畫一畫

  師:跳完大涼山熱情洋溢的達體舞,接下來讓我們隨著音樂跟老師一起來畫一畫音樂旋律線,看一看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聽一聽這首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

  學生隨樂哼唱畫旋律線(感受旋律特點和歌曲結構)

  (3)唱一唱

  師:大涼山彝家人真了不起,有這么多民族稀世珍寶,接下來我們就用歌聲來贊一贊能歌善舞、熱情善良的彝族人。

  (教師彈琴,引導學生用“l(fā)u”模唱。)

  A、教師領唱,學生合。師:剛才我們這樣的演唱形式叫什么?(領唱)

  B、男女生各唱一句。師:這次又是什么演唱形式?(對唱)

  C、大家一起唱。師:這種演唱形式是?(齊唱)

  D、邊跳邊唱。師:這次是?(表演唱)

  3、展示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唱出強弱和舞蹈的感覺。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設計表演方案

  師:能歌善舞的彝族人邀請我們?nèi)⒓铀麄兊捏艋鹜頃兀銈兡芨鶕?jù)歌曲創(chuàng)編一個節(jié)目嗎?可以從演唱人數(shù)、演唱形式以及歌詞等方面想一想各段的表演動作設計。

  (1)議一議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并確定表演設計方案,從演唱人數(shù)、演唱形式以及歌詞等方面進行各段的表演動作的創(chuàng)編。

  (2)排一排

  學生根據(jù)本組討論的方案,分組進行簡單的排練。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表演人數(shù)和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準備。

  2、結果反饋——演一演

  分組表演,各組首先介紹自己的表演方案。然后根據(jù)各組的表演情況從聲音、表演人數(shù)、舞蹈動作、表演方式和表情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以提高學生的表演興趣。

  3、反思交流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共同走進涼山彝族,領略了彝族獨特的風情,感受了彝族火熱的音樂、舞蹈,希望同學們喜歡上彝族,并在課后多了解彝族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和音樂。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12

  我班三年級學生,地處農(nóng)村,接觸音樂較晚,音樂氛圍不濃,音樂的基礎薄、樂感不強。小學三年級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音樂意識,但通過教學希望他們能隨之增強他們的音樂意識,逐步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三年級的學生們慢慢已有自己的主見,音樂會能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對不同音樂情緒的感受和表現(xiàn)欲望。所以在每一次音樂會中都希望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更熱愛生活。

  班級音樂會的活動方案為:

  一、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受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孩子們的全面發(fā)展。

  2、寓教于樂,倡導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和生活能力。

  3、營造和諧、團結的班級氛圍。

  4、多表揚,讓他們在活動中找到樂趣和自信;多鼓勵,讓他們在活動中展現(xiàn)自我;多合作,讓他們在活動中和睦相處。

  二、活動地點:

  三年級教室。

  三、參加人員:

  全班學生及教師

  四、活動過程:

  1、全班分成五小組,并選一名或多名主持人。

  2、確定活動內(nèi)容,制定節(jié)目單:

 。1)節(jié)目內(nèi)容:要求內(nèi)容健康,積極向上節(jié)目。可以是本學期

  教材內(nèi)容,也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

 。2)節(jié)目形式:包括唱歌、器樂表演、舞蹈等。

 。3)節(jié)目人數(shù):根據(jù)節(jié)目需要,可以自由搭配,形式不拘。

  (4)自愿報名,節(jié)目單由主持人完成。

  3、活動準備:節(jié)目的排練要利用課余或周末時間進行。

  4、活動形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演,教師稍作點評,多給鼓勵

  5、活動總結:表揚好節(jié)目;鼓勵膽小生;夸獎進步者。

  五、活動反思

  1、學校的場地和條件跟不上時代的進步;

  2、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有待提高;

  3、學生的表演能力和上臺的信心不夠;

  4、學生的合作能力、組織能力有待提高。

  六、總結

  1、大方面來說,學生音樂會是提高全民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一環(huán)。

  2、通過班級音樂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融洽了師生、生生的情感。

  3、班級音樂會是構建和諧班級的一種重要方法。

  4、班級音樂會給了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5、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是素質(zhì)教育不可缺少的。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13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導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多少個民族嗎?——56個,你能不能說說你所知道的民族以及他們的生活習俗嗎?

  2、“在56個民族里,有一個民族名字叫“哈尼族”,這可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是舞蹈家和歌唱家。今天,我們就請來了一位哈尼族的小朋友給我們唱歌,我們聽聽看,她的歌曲里唱了什么?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請學生談談對歌曲的感受。如: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3、再次感受音樂,老師彈琴,請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動作和最能表現(xiàn)快樂情緒的動作來跟音樂律動。

  4、師帶讀歌詞

  5、讀歌詞游戲:師讀歌詞,請學生在間奏處的地方有節(jié)奏的`用拍手或跺腳的方式來為歌曲伴奏。

  6、學唱第一段,跟琴默唱——輕聲跟琴唱

  7、跟老師的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一段。

  8、用同樣的方法學習2—4段

  9、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律動表演

  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表演,老師也可以啟發(fā)學生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進行分組創(chuàng)編動作。

  五、小結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14

  教學內(nèi)容:表演歌曲《鈴兒響叮當》

  教學重點:聲部間的均衡

  教學難點:分聲部學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學唱歌曲

  1.教師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為導入:

  (1)設問: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個國家的歌曲?歌曲描寫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師歸納:美國歌曲《鈴兒響叮當》,因是人們在冬季滑雪橇時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漸演變?yōu)槭フQ節(jié)等節(jié)日歌曲。它深受廣大人民喜愛,長期被當作美國民歌。

  2.聆聽歌曲范唱。

  提示:這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曲,大家對第一聲部的曲調(diào)都很熟悉,但第二聲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現(xiàn)就不豐滿,因此大家要仔細聽第二聲部。這歌曲的學唱,采用自由報名參加某一聲部的學唱。想多學一點,音準有把握的同學希望你們報名低聲部,望大家考慮后回答。

  3.學唱曲調(diào)。

  (1)分聲部。自由坐成二個聲部的座位,教師盡量尊重學生的選擇,適當做思想工作進行調(diào)整,要注意聲部人數(shù)的平衡。

  (2)教師重點輔導第二聲部。

  (3)先學習副歌部分的8小節(jié)。從讀譜上,在五年級是沒有困難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聲部音準與和諧,尤其是低聲部,所以在學唱中教師多幫助低聲部,鼓勵他們的自信心。分聲部唱都沒問題,合成時,往往低聲部把握不住,教師這時要給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聽,感受是惟一的辦法。當這8小節(jié)成功時,他們就樹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悅,這是本歌學習的關健處。

  (4)學習主歌部分。

  主歌的開始8小節(jié)沒問題,是同聲部,只要把弱起拍唱準。問題在后8小節(jié)的低聲部。其中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樣。因此在學唱主歌部分時,宜將后8小節(jié)單獨訓練,教師要多幫助低聲部唱熟練,在后8小節(jié)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節(jié)。

  (5)全曲合成并以歡快的情緒、稍快的速度來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練唱好二聲部合唱曲調(diào)的基礎上填入歌詞: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歡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選用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節(jié)奏譜,為歌曲伴奏烘托氣氛?梢苑纸M設計,全班分為四個組,每兩組分別設計主歌與副歌的伴奏,進行比較選擇,取長補短。

  4、把歌曲的開始8小節(jié)副歌曲調(diào)改編成3/4拍。教師可以提示一小節(jié)的改編,

  如:多種節(jié)奏型的變化,讓學生去發(fā)揮。

  當學生改編完后,教師要給予表揚,讓學生自己試唱后,集體評價選出1—2改編比較好的曲調(diào),全班進行試唱,并讓學生說說對不同節(jié)拍產(chǎn)生不同情緒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編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合唱的學習,體驗對大自然的贊美、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3、培養(yǎng)學生的演唱表現(xiàn)能力,使學生能夠用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聲音演唱全曲。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夠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喚》。

  教學難點:

  唱準歌曲中的弱起、二聲部練習。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要求跟著歌曲的節(jié)拍。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練聲

  1、生唱“啦”

  師:剛才我們都在春天里聽到了很多美妙的聲音,現(xiàn)在我們就把它們?nèi)诘健袄病边@個音中,我們用聲音來表現(xiàn)下,跟著我的動作一起來。

  2、代詞唱

  師:嗯太美了,我聽到了萬物的聲音,那現(xiàn)在老師就把你們美妙的聲音配上旋律,一起來唱一唱,注意看我的手勢,先聽下琴。

  3、出示:10501050︱10501050

  師:剛才我們唱的旋律,我把它寫成了這樣的曲譜,我這里有兩種唱法,聽完了之后請你告訴我,哪一種是跟這個譜子一樣的!

  三、解決難點

  師:春天到了,萬物復蘇,最近的天氣可謂是春光明媚,春風輕輕拂過我們的臉龐,非常的舒服。你能模仿一下春風的聲音帶給我們一絲涼意嗎?

  師用WU范唱:0004.3︱26–5.4︱35-43︱2345︱4.33450

  師:這是一陣柔和的春風,讓我們一起模仿春風的聲音吧。唱歌要注意坐姿,師彈奏旋律,學生模唱。

  四、學唱歌曲

  1、師:當那春天來到大地充滿陽光,綠樹發(fā)芽萬物生長,當那小河清清流水正在歡唱,我將出發(fā)到遠方……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意大利的朋友們出發(fā)遠行的'歡樂情懷吧。

  2、師:聽,田野在召喚我們呢。(第二次聽全曲)

  師:田野用什么方式召喚我們?郊游的隊伍分成了幾個小分隊呢?

  學生說一說。(合唱)

  師:歌曲的情緒怎么樣?(歡快,活潑)

  師:那就讓我們隨著歡快的音樂走向大自然,走進美麗的田野。為了使我們的步伐整齊,老師有兩個要求:第一,請同學們一定要聽著音樂,和著音樂的節(jié)拍來踏步。第二,為了踏好第一步,我們先要做好準備,這樣吧,聽老師數(shù)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說“走”,然后踏步走起來。我們先來試試。

  師:好,我們來看,誰能和著音樂的節(jié)拍走得最精神,最漂亮,能和大自然美麗的風景融合在一起。第三次聽全曲。

  3、解決難點

  師:隨著歡快的音樂來到了美麗的田野,請大家坐下來休息一會。老師把《田野在召喚》這首歌曲,送給你們,希望你們能喜歡!

  師:讓我們一起學習歌唱吧。

  出示:0004.3︱26–5.4︱35-43︱2345︱4.33450生學唱代詞唱一唱。

  師:讓我們告訴田野,不要著急,我們馬上就來了。

  出示:0004.3︱26-5.4︱35-43︱20505050︱3--0‖學唱曲譜。

  4、師:美麗的田野在召喚我們,我們也一起輕輕地唱起來,用歌聲來回應它。(同學們,想一想,是用大聲喊唱,還是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去唱,能和美麗寂靜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我們就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再來唱,聽好音,隨琴唱歌,處理歌曲中的重難點樂句。

  師:隨老師的琴一起來唱一唱。(歌曲中的八分音符唱時做到聲斷氣不斷的狀態(tài),教師要示范給學生聽,換氣記號等。)

  唱好、唱準歌曲中的弱起、反復跳躍記號、休止符及換氣記號的作用。(注意用微笑的狀態(tài),嘴角上提,用靈活的舌尖來咬字吐字,聽聽你們的聲音是不是跟大自然的聲音一樣動聽美妙。)

  A、學唱高聲部曲譜

  師:唱得真不錯,讓我們試試第二段吧。引導出第二段跟第一段結尾的不同之處。

  B、學唱低聲部前半部分

  師:真不錯。這首歌不但旋律優(yōu)美,歌詞寫得也很美呢。學唱歌詞代詞唱全曲。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鑒賞活動方案04-20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15篇)02-16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15篇12-08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18篇02-26

音樂活動方案04-21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匯編15篇02-26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通用15篇)02-26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集合15篇)02-26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合集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