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十三回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西游記十三回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西游記十三回讀后感1
《西游記》我以前看過,當時我只覺得《西游記》主要是寫孫悟空的,也只喜歡看有關(guān)孫悟空的內(nèi)容,因為他剛強正直、機智勇敢,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有迷惑妖怪的七十二變,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的降魔利器“如意金箍棒”,取經(jīng)路上一路斬妖除魔,是個大英雄。而唐僧則顯得很無能,一天到晚只會念經(jīng),并且不能識破妖魔詭計,經(jīng)常冤枉孫悟空,大念緊箍咒。豬八戒就真的是一只好吃懶做,貪生怕死的“大懶豬”。而只會挑行李的沙和尚則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
利用今年暑假的時間我再次讀完了這本厚厚的《西游記》,心里有了與以前不一樣的感觸,F(xiàn)在我眼中的唐僧師徒四人不在是一個個分離的.角色了,他們是一個整體,一個共同歷經(jīng)了九九八十一難,斬除了千萬妖魔,排除千難萬險最終取得真經(jīng)成佛的超強團體——“西天取經(jīng)四人組”。在這個組合里,唐僧是四人的中心,只有唐僧有著西取真經(jīng)的執(zhí)著;悟空是斬妖除魔的主力;八戒是探敵先鋒;沙僧是勤懇的后勤部長;這四人缺一不可。如果沒有這四人的緊密團結(jié),就不會有這流傳千古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就不會給讀者展現(xiàn)出西行路上一出出精彩絕倫的降妖除魔故事。
通過這次的閱讀,我從《西游記》中體會到了一個真誠相待,緊密團結(jié)的團隊,在如今社會中的重要性。只有這樣的團隊才能排除千難萬險最終取得成功。
西游記十三回讀后感2
我讀了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這部名著是由古代一位名叫吳承恩的人寫的。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國有創(chuàng)作系統(tǒng)和豐富的藝術(shù)經(jīng)驗的積累,也受外來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學的影響。除了神仙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產(chǎn)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漢以來方士、道士然后是藝術(shù)家、民間藝人和文人的虛構(gòu)。
第一次看時,我覺得孫悟空很厲害,很會打架,會變許多樣子;唐僧很無能;豬八戒像一只懶“蟲”;而沙和尚則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第二次看,我就覺得孫悟空很可愛;唐僧非常的傻;豬八戒是一只傻呆呆的東西;而沙和尚則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徒弟吧。而這一次看時,覺得孫悟空非常的機靈,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別是對唐僧);唐僧非常的善良、樸實而又顯得仁慈;豬八戒傻得可愛;沙和尚則給人一種忠誠而又老實的印象。在《西游記》中共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驗,最后,他們師徒四人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取得了真經(jīng)。
《西游記》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些道理:任何事一開始總是非常艱難的,但只要能樹立信心和勇氣,經(jīng)過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證了一句老話:萬事開頭難。一開始只要堅持住了,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歸你所有的!
所以大家要像唐僧師徒一樣,遇到困難不能放棄,一點要勇敢的走下去,最后的勝利永遠屬于勇敢的人!
【西游記十三回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西游記六十三回讀后感10-18
西游記13回讀后感09-19
西游記的五回讀后感09-09
西游記36回讀后感10-19
西游記53回讀后感10-19
西游記6回讀后感10-19
西游記前30回讀后感3篇 《西游記》前50回讀后感07-08
西游記六十三章讀后感10-18
西游記第27回讀后感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