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3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 篇1
今天是傳統(tǒng)的三月三上巳節(jié),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zhí)ь^;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后,上巳節(jié)改為三月三,后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jié)日。
相傳,三月三是皇帝的節(jié)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在這一天有很多有很多習俗,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通過祭高禖、祓禊和會男女等活動,除災避邪,祈求生育。
在古代,三月三是個親水的節(jié)日。三月三這一天有春浴的習俗,這一習俗發(fā)源于周代水濱祓禊,魏晉以后,確定三月初三為春禊,是祓除災禍,祈降吉福的節(jié)日,人們都會在水邊沐浴,形成東流水上自潔濯的情景。
上巳節(jié)還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觴的逸事。魏晉時,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時,還要舉行水濱宴會,談文作賦,飲酒取樂。飲酒時,要將酒杯置于流水之中,酒杯隨水流動,到誰的面前,就要飲酒吟詩。這個活動,在著名書法家、文學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被記為曲水流觴。曲水流觴的活動還遠傳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與洗塵禮儀。
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 篇2
壯族傳統(tǒng)歌節(jié)又叫三月三、歌圩節(jié)、歌圩,狀語叫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shù)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shù)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jīng)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shù)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xiāng)沉浸在節(jié)目的氣氛中。
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 篇3
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我們布依民族一個喜慶的日子--三月三。這個節(jié)日讓我永遠難忘!
三月三頭一天,奶奶準備了好多好多的材料。光是染飯的材料就有三四種,加上做菜的總共有十多二十種,爸爸、媽媽都上坡種地了。我看到奶奶忙得團團轉(zhuǎn),雖說是陰雨天,可是奶奶滿頭是汗!我在旁邊只是干著急,總是插不上手,只好在一旁一邊看,一邊聽奶奶講著三月三的食俗。奶奶說:“三月三這一天,我們布衣人家要吃,五色表示。要在頭一天做好,因為有色的飯都是用山上植物的葉或花煮水后分別泡制,然后單獨蒸好攪拌而成,要的材料多,手續(xù)也多!蹦棠踢說:“蒸糯米飯不單單為了吃,更重要的是為第二天上墳祭奠做準備……”。聽奶奶把故事講完,已做好了,看著看著,我的嘴角漸漸濕潤起來。
三月三一大早,天空下著。我和爸爸、媽媽、大伯、哥哥、姐姐、弟弟等一大家人背著一塊臘肉、一只公雞、一盆蔬菜、一些作料和昨天蒸好的,帶上一些炊具、香燭錢紙,扛著鋤頭,拿著刀,就向我們的墳山走去。來到墳山后,大伯就為大家分好了工。大伯、爸爸負責殺雞炒菜,媽媽等女同胞負責熱飯洗菜,我們幾個負責找柴和燒火。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忙碌,飯菜終于擺上了墳前的石桌,爸爸和大伯點上蠟燭,燒了錢紙,我們哥姐幾個磕了頭,放了火炮,爸爸們倒了一碗酒后,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吃飯了。不知是什么原因,這頓飯我吃得特別的香,味道就是特別的美。可能是我完成了一個美好心愿的緣故吧!
吃過飯,我唱著老師教的歌兒回了家。三月三呀三月三,您真是一個讓我難以忘記的日子!
【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相關(guān)文章:
三月的家鄉(xiāng)作文范文07-02
家鄉(xiāng)的三月三作文01-12
我家鄉(xiāng)三月的美景作文10-25
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3篇03-13
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四篇04-15
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三篇04-04
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4篇03-27
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八篇03-28
家鄉(xiāng)的三月作文五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