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端午節(jié)日記匯編7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這一天里,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日記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日記 篇1
明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我和奶奶要包粽子,奶奶先買來一袋糯米和豌豆,再買來粽葉和蜜棗。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包的可真好啊,看著奶奶包的粽子,我也很想包,可是我照著奶奶的樣子包,只能包出難看的粽子。
包好粽子,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發(fā)現(xiàn)我包的難看的粽子被奶奶扔了,我的心里好難過啊。
端午節(jié)日記 篇2
一提起端午節(jié),人們就會想起吃粽子,劃龍舟?墒,同窗們你們知到“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節(jié)的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嗎?
“端午”!岸恕笔恰俺酢薄笆肌钡囊馑,所以陰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到了唐代,由于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交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為什么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為“端午”呢?官方傳播著很多種說法。其中最盛行的說法,就是為了留念屈原。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采用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放逐,他在放逐途中看到楚國興起,人民蒙受苦難,本人又有力援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曉得后,竟相劃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憂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喂魚。從此,劃龍舟,包粽子就是我們中國的習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jié),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jié)的到來。
端午節(jié)日記 篇3
農歷5月5日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端午節(jié)!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這天要吃粽子,掛葫蘆,還有就是踏青揪艾蒿!我和姥姥早早的起床出來採艾蒿,我們在草地上找了好久也沒找到艾蒿!我有些失望,這時看到樹上的葉子綠綠的,精神極了!于是我揪了幾片樹葉,就當過端午節(jié)了吧!
端午節(jié)日記 篇4
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
這一天,我和爺爺一起包粽子。我們首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棗洗干凈,還準備好了幾片竹葉。
開始包粽子了,我們先把竹葉弄成三角形的,然后放上兩顆大棗,再放上糯米,把竹葉包起來,最后用皮筋捆結實。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了一會兒,粽子熟了,我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真香啊!
吃完粽子,奶奶又給做了五絲線帶在手腕上。
我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日記 篇5
夏日燦爛,淼西村里人聲鼎沸,成群結隊的人們向這里匯聚,爭睹龍舟競賽,連遠在淼東村、淼古村的人們也趕來了。
我跟著爸爸來到比賽現(xiàn)場。比賽還未開始,但河兩岸已是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紛紛議論著誰會是今天的冠軍得主。
9點45分,隨著裁判員一聲哨響,第一輪龍舟比賽在觀眾的歡呼聲中開始了,龍舟如離弦之箭向目的地飛去。瞧!“龍頭”和鼓手節(jié)奏一致,各船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刷刷地奮力劃動龍船?斓浇K點了,這時,兩岸觀眾的助威聲四起。兩三分鐘光景,兩只龍船來回500米,沖過了終點線。
據(jù)了解,此次龍舟賽是淼西村、也是淼泉鎮(zhèn)建國以來的第一次龍舟賽,共有來自淼西村的六支隊伍參賽。為舉辦本次比賽,淼西村特地從虞山鎮(zhèn)湖甸村上租了六只龍船,當?shù)厝罕姺e極練習,踴躍參賽。
小學的體育老師陸偉是本次龍舟比賽的主要裁判員之一,他說:“現(xiàn)在大家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水平也得跟著提高。這種健康有益的娛樂活動,既可以豐富業(yè)余生活,又有健身作用,大家都樂意參加,多多益善!蹦桥d奮之情溢于言表。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角逐,龍舟賽結束了。賽手們不管有沒有得到名次,一個個臉上都充滿了興奮。
端午節(jié)日記 篇6
20xx年06月06日 星期一 天氣:晴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的端午節(jié),每年這一天,大家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登高踏青。有人吃粽子、有人用艾蒿煮雞蛋、還有人吃“五黃”,更有人賽龍舟,期望健康平安,沒有疾病的困擾。
我一大早就起床和媽媽一起去公園踏青。哇,離公園還有一大段距離時就已經是人聲鼎沸。彩球飄揚,熱鬧極了。每個行人的手里都拿著五顏六色的葫蘆、各式各樣的氫氣球和吹塑玩具、還有鮮艷靚麗的荷包……我小手也沒閑著,只遛了一會兒就拎上了一對兒紅通通的葫蘆、一大串彩色的鈴鐺、和一對兒金光閃閃的吉祥魚荷包。看著草叢里閃爍著晶瑩剔透的露珠,我也忍不住象其他人似的去掬上一捧,輕輕地拍在臉上,手臂上,還有露著的腿上,清清爽爽地舒服極了’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看著游人們嘻戲打鬧,我的心里也覺的分外愉快。
回到家,奶奶已經煮好了粽子和雞蛋,我吃著香糯的粽子,聽著屈原的故事。我也被屈原那種不向權貴勢力屈服的精神打動了。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既有意義又快樂的節(jié)日,我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日記 篇7
端午節(jié)快要到了,你們明白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稱重午節(jié)。關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這天的端午節(jié),更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那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雄,它們各國之間為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zhàn)火連天。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應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我卻無能為力,于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劃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尸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不僅僅僅因為它能吃粽子和綠豆糕,更因為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精華】端午節(jié)日記匯編7篇】相關文章:
【精華】端午節(jié)日記四篇04-11
【精華】端午節(jié)日記范文9篇04-21
【精華】端午節(jié)日記范文5篇04-19
【精華】端午節(jié)日記集錦四篇04-10
【精華】端午節(jié)日記合集六篇04-07
【精華】端午節(jié)日記錦集7篇04-21
【精選】端午節(jié)日記匯編9篇04-18
【熱門】端午節(jié)日記匯編六篇04-15
【精品】端午節(jié)日記匯編五篇04-08
端午節(jié)吃粽子日記匯編5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