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賞析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1-09-09 15:20:50 賞析 我要投稿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

  唐代:杜甫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

  子規(guī)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云旗翻。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譯文: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老朋友昔日隱居在蒙山,已經佩戴了去惡防身的護身符。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茅屋。

  老朋友現在居住在秦嶺的子午谷,獨自在背陽的山崖建造了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

  茅屋的前方有太古玄都壇,青石密布,寒風吹個不停。

  子規(guī)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云旗翻。

  夜里杜鵑悲啼,山竹為之欲裂,白天王母使者的神鳥自天而下,旗旌似云翻飛。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長。

  知道你這次計劃長居此地,瑞草仙樹日子應該還很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高高山崖上垂下來的鐵鎖,讓人看了不敢攀登,身居此處洞天福地,是多么的逍遙自得。

  注釋: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老朋友。東蒙峰:山名。即蒙山。在山東省蒙陰縣南。因在魯東,故又稱東蒙。含景:謂含日月之影。景,同“影”。蒼精龍:東方蒼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茅屋。

  子午谷:地名。在陜西長安縣南秦嶺山中。陰崖:背陽的山崖。結:一作“白”。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

  太古:遠古,上古。玄都:據《十洲記》載,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萬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漠漠:密布,廣布之狀。這里形容青石縱橫堆疊的樣子。

  子規(guī)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云旗翻。

  子規(guī):鳥名。即杜鵑。山竹裂:謂子規(guī)夜啼聲慘,山竹為之欲裂。云旗翻:旗旌似云翻飛。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láng)玕(gān)日應長。

  此計:指隱居。誠:確實,的確。一作“成”。芝草:菌類植物的一種,古人以為瑞草,槴\:美玉。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鐵鎖高垂不可攀:相傳晉時有戍卒屯于子午谷,入谷之西,澗水窮處,忽見鐵鎖下垂約有百于丈,戍卒欲挽引而上,有虎蹲踞崖頭,終不敢攀。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地。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據《洞天福地》記:終南山太乙峰,在長安西南五十里左右,四十里內皆福地。蕭爽:高敞超逸。

  賞析:

  這是杜甫寫給其好友元逸人(元丹丘,隱道士)的詩,前幾句用典終南山東蒙峰和《抱樸子》、《神仙傳》、《述異記》等典籍中的意象,描述玄都壇的景色,贊揚元逸人的修行;末四句稱其道行之高,超塵脫俗,服芝草瑯玕等仙家之食,居在高垂鐵鎖的仙人之居,處于福地逍遙自得。

  全詩自始至終圍繞隱士元逸人居處著筆,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獨在陰崖結茅屋”。巍巍的秦嶺子午谷崖上,孤零零地立著一間用茅草結成的小屋。這就是詩主人翁、隱士元逸人的住房。其特點是“孤”與“陋”。離群索居,一茅屋,一簞食,一瓢飲,隱士生活之情態(tài)畢露。

  第二部分:玄都壇景。青石松風寒,子規(guī)夜啼欲裂竹,王母畫下云旗翻。這里離人寰遠了,盡管“青石漠漠常風寒",但離仙境近了;還有徹夜子規(guī)啼,感動得山竹都裂了,白晝更有一種叫作王母使者的.神鳥從云間翻飛而下,通仙界報消息。相傳蜀帝杜宇禪位隱入西山后,他的靈魂化成杜鵑(子規(guī)),而王母更是道徒們崇信的神仙。這是最精彩的鏡頭,有聲有色,動靜結合,景中寓情,恰到好處地折射出隱士凄清的心境和高蹈遁世的懷抱。

  第三部分:芝草瑯玕日長,崖邊鐵鎖高垂。子午谷凄清的境遇,并不改元逸人隱遁的矢志。他抱道高棲,超然物外。日種芝草瑯玕,以為仙家之食;鐵鎖百丈,凡人終不敢高攀。置身福地,何等蕭爽,何等自得!隱之旨趣昭然。

  全詩三個鏡頭渾然一體,格調凄清、沉郁,仍不失詩人的藝術風格。有人說這首詩“寄托了詩人的追慕”,筆者以為,根據全詩及最后四句“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長。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的詩意,詩人對元逸人的信道求仙行為表面上看是歌頌,實質是表示懷疑。高危、清寒、凄孤是實,山竹裂、王母鳥傳遞仙音是假,芝草瑯玕也是虛無之事;高不可攀是真,“福地" 、“蕭爽”也是假。所以有美中帶刺的意味,勸他不如早點回來。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寄人原文,注釋,賞析10-15

《憑闌人·寄征衣》原文及翻譯賞析10-16

初發(fā)揚子寄元大校書原文,注釋,賞析10-15

越人歌原文及賞析10-16

青門飲·寄寵人原文,翻譯,賞析10-16

子夜吳歌·夏歌原文,注釋,賞析10-15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原文及賞析11-19

[唐]李商隱《寄令狐郎中》原文、注釋、賞析10-19

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注釋,賞析10-15

秦中寄遠上人原文|翻譯|賞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