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秋光燭地原文及賞析
原文:
秋光燭地。簾幕生秋意。露葉翻風(fēng)驚鵲墜。暗落青林紅子。
微行聲斷長廊。熏爐衾換生香。滅燭卻延明月,攬衣先怯微涼。
賞析:
陳師道是“蘇門六君子”之一。黃庭堅(jiān)曾贊云:“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他的詞纖細(xì)平易,如《蝶戀花》:“路轉(zhuǎn)河回寒日暮,連峰不計(jì)重回顧!薄赌相l(xiāng)子》:“花樣腰身宮樣立,婷婷,困倚闌干一欠伸!薄镀兴_蠻》:“天上隔年期,人間長別離!倍际禽^有名氣的詞句。但是,最足以代表他的詞風(fēng)的,則是這首《清平樂》。
這首詞描繪秋天景色。上片寫晨景,下片寫夜晚。
“秋光燭地,簾幕生秋意!遍_宗明義,寫秋景,“秋光”、“秋意”,一派秋天的氣氛!奥度~翻風(fēng)驚鵲墜,暗落青林紅子!边M(jìn)一步寫秋景,含著露水的樹葉,由于秋風(fēng)的吹動,紛紛落下,連樹上的鵲雀,也被驚動了。言簡意賅,細(xì)膩生動,幾個(gè)字,便勾勒出一個(gè)正在落葉的生動畫面!耙蝗~知秋”,作者抓住了這一最有特征性的動態(tài),一下子把秋景寫活了。語言、畫面、意境,都活靈活現(xiàn)地?cái)[在讀者的面前。
“微行聲斷長廊,熏爐衾換生香!比胍沽,秋天的'夜晚是凄涼的:走廊的腳步聲沒有了;火爐里散發(fā)出木柴燃燒后的香氣。夜深了,“滅燭卻延明月,攬衣先怯微涼。”吹熄了蠟燭,月光卻照進(jìn)屋中;詞人感到秋天的涼意,將衣披在身上。
這首詞,情意深婉,用語精警,筆力拗峭,頗能代表陳師道的詞風(fēng)。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說:“陳無己所作數(shù)十首,號曰語業(yè),妙處如其詩。但用意太深,有時(shí)僻澀!边@樣的優(yōu)點(diǎn)與缺點(diǎn),在這首詞中均有所體現(xiàn)。
【清平樂·秋光燭地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清平樂·秋光燭地》原文及賞析10-15
清平樂·秋光燭地古詩詞07-08
《清平樂·春晚》原文及賞析10-28
晏子諫殺燭鄒原文及賞析10-16
《清平樂·平原放馬》原文及賞析10-17
清平樂·春晚原文賞析10-21
清平樂·煙輕雨小原文、注釋及賞析10-21
《清平樂·贈陳參議師文侍兒》原文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