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楊氏之子》原文賞析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要一起來學習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楊氏之子》原文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荨!
賞析: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人家里面九歲的小男孩的一個故事。故事的意思是這樣的: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里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端水果來招待孔君平,水果里面有楊梅?拙街钢鴹蠲方o孩子看,并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故事情節(jié)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本文雖行文簡潔,不足百字,但古今字義不同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要采取以下步驟幫助學生理解短文的意思:文中的"家禽”吳說的“家禽”嗎?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
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讀中體會九歲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對這個問題的體會。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對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樣,體會這個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機智。
孔君平看到楊梅,聯(lián)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應聲答道:“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边@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請您知道這個道理”這個意思,因為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說的話才立得住腳。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使孔君平無語可答了。這是故事中的重點部分。
譯文:
梁國的楊氏家有一個九歲的聰明孩子?拙饺グ菰L他的父親,但他的父親不在家,于是他叫孩子出來。他們擺了一些水果,其中有楊梅?拙街钢鴹蠲穼⒆诱f:“這是你們家的水果!焙⒆恿⒖袒卮鸬溃骸拔疫沒聽說過孔雀是孔子家里的家禽呢。”
注釋:
梁國:指南朝時期的一個國家,位于今天的江蘇、浙江一帶。
楊氏子:指楊氏家族的孩子。
孔君平:指孔令賢,南朝梁時期的官員。
父不在:指楊氏子的父親不在家。
呼兒出:指孔令賢叫楊氏子出來。
設果:指擺放水果。
楊梅:一種水果,味道酸甜可口。
孔指以示兒:指孔令賢用手指著楊梅給楊氏子看。
君家果:指楊氏家族種植的水果。
應聲答曰:指楊氏子立即回答道。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指楊氏子用孔令賢的話來回答,表示他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指出孔令賢家里的特產?兹甘侵缚琢钯t的姓氏中的“孔”,夫子是指孔子,家禽是指家里養(yǎng)的雞鴨等家禽。楊氏子的回答是在嘲諷孔令賢,表示他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指出孔令賢家里的特產,這是一種幽默的表達方式。
創(chuàng)作背景:
《楊氏之子》是一篇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引》的小說。這部小說主要記載了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在本篇文中,作者講述了梁國姓楊家中一個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簡單,語言幽默,饒有情趣。這篇文章的選編目的有三:
一是為了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古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二是理解古文的意義;
三是讓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以及主人公的聰慧。
在這篇小說中,楊氏之子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完美的描寫,他的巧妙回答讓人印象深刻。這個小男孩的聰明機智,以及對于語言的靈活運用,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代人才的偉大和文化的深厚。同時,本篇小說也體現出了文化傳承和教育的重要性。這是一篇值得深入研究的文言文,讀懂它,不僅可以感受到故事的幽默風趣,還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學習古代文學作品,有助于拓寬我們的視野,加深我們對于中華文化的認識與了解,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
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444),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學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并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于門下。劉義慶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他的著作有《世說新語》和志怪小說《幽明錄》。
【《楊氏之子》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楊氏之子原文及賞析08-30
楊氏之子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23
楊氏之子片斷賞析08-01
富人之子原文及賞析09-25
送楊氏女原文及賞析08-24
《送楊氏女》原文及賞析08-03
富人之子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送楊氏女》原文閱讀及賞析08-03
送楊氏女原文,注釋,賞析09-01
送楊氏女原文、注釋及賞析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