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賞析

江南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

時間:2021-02-15 12:04:58 賞析 我要投稿

江南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

江南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1

  望江南·江上雪

  江上雪,獨(dú)立釣漁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圖畫若為工。

  云水暮,歸去遠(yuǎn)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賞析

  上片,寫老漁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釣。首句化用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兩句!绑梵业劚㈨,蓑衣時振玉花空。”斗笠上只聽見雪彈子敲打的聲響,蓑衣上不時抖落堆積的雪花!绑梵摇薄八蛞隆惫蠢粘鲠炍萄┨齑贯灥耐庠谛蜗螅婧喖s,意境空靈。“冰散響”描寫輕細(xì)的聲音,襯托出環(huán)境的寂靜、釣翁的寧靜。釣翁“時振玉花空”的動作,襯托出釣翁的凝定。“但”字寫出了釣翁的心無旁騖!皥D畫若為工。”展現(xiàn)在眼前不是生活圖景,簡直就是一幅畫,極言其美感。

  下片寫漁家樂。天色已晚,漁翁消失在淡淡的云煙中。小島上的竹籬茅舍就是漁翁的家,他釣滿一簍鳊魚和鯽魚歸家后,聽到的是一片兒童的歡笑!霸扑,歸去遠(yuǎn)煙中”渲染環(huán)境的高遠(yuǎn)空曠,暗示釣翁生活的閑適自在;“茅舍竹籬依小嶼”,描寫釣翁生活的簡樸與環(huán)境的清幽;“縮鳊圓鯽人輕籠”流露出釣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歡笑有兒童”凸現(xiàn)了釣翁生活的溫馨和歡樂。

  古人說:“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dú)善其身!碑(dāng)不得志的李綱看到漁翁簡樸自在的生活時,他應(yīng)該也想過“獨(dú)善其身”吧!但無論多難,他都沒有放棄,他一直在堅(jiān)持,直到與這個世界決絕。柔美婀娜的柳絲固然給生活增添了詩意,但世上如果沒有堅(jiān)挺的胡楊,這份詩意也將蕩然無存。李綱,就是那堅(jiān)挺的胡楊,民族的脊梁。

江南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2

  江南行

  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

  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

  翻譯

  茨菰葉爛時我們分別在西灣,如今蓮子花開還不見你回還。

  我的夢離不開那江上的流水,人們傳說你已經(jīng)到了鳳凰山。

  注釋

  茨菰:植物名,即慈姑,生在水田里,地下有球莖,可以吃。

  茨:一作“茈”。

  西灣:地名,在今江蘇省揚(yáng)州市瓜洲鎮(zhèn)附近。一說泛指江邊的某個地方。

  蓮子花開:即荷花開放。蓮子花,即荷花。

  開:一作“新”。還(huán):回來。

  妾:舊時女子自稱。

  水上:一作“上水”。

  人傳:人們傳說。

  鳳凰山:山名,有多處。此處難以確指。

  賞析

  《全唐詩》中收張潮詩五首,其中《長干行》還可能是李白或李益的。張潮的幾首詩,除了一首《采蓮詞》是寫采蓮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寫商婦的思想感情。從這些詩的內(nèi)容和形式來看,都不難發(fā)現(xiàn)深受南方民歌的影響。

  這首詩的第一聯(lián):“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不見還”!按妮匀~爛”的時間當(dāng)在秋末冬初!吧徸踊ㄩ_”的時間當(dāng)是第二年的夏天。去年茨菰葉爛的時候在西灣送別,眼下又已是荷花盛開了,可盼望的人兒還沒有回家。也可能他曾經(jīng)相許在“蓮子花開”之前返家的。這是先回憶分別的時間、地點(diǎn),再由此說到現(xiàn)在不見人歸。說來簡單,可詩人卻描繪得有情有景,相思綿綿。前者暗示出一個水枯葉爛、寒風(fēng)蕭蕭的景象,它襯托出別離的凄楚;后者點(diǎn)染出滿池荷花、紅綠相映、生機(jī)勃勃的畫面,反襯出孤居的寂寞難耐。筆法細(xì)膩含情。

  “茨菰葉爛”、“蓮子花開”這兩個鏡頭交替的寓意,從時間上看就是要表現(xiàn)出一個“久”字!耙蝗詹灰姡缛镔狻。久而不歸,思念之苦,自不待言!鞍兹諏に家箟纛l”,詩的第三句就轉(zhuǎn)到寫“夢”。由久別而思,由思而夢,感情的脈絡(luò)自然而清晰。同時,詩的'第三句又回應(yīng)了第一句,“別西灣”,暗示了對方是沿江而去,所以這“夢”也就“不離江上水”。“那作商人婦,愁水復(fù)愁風(fēng)”。這當(dāng)是“妾夢不離江上水”的另一個原因。

  按照一般寫法,接下去可能就要寫夢中或夢后的情景,可是詩人撇開了這個內(nèi)容,凌空飛來一筆──“人傳郎在鳳凰山”。出人意表,而且還妙在詩也就戛然而止。至于這個消息傳來之后,她是喜是憂,是樂是愁,詩人卻不置一詞,讓讀者去體會。首先,這個消息的到來,說明了自己是不知人已去,空有夢相隨,往日多少個“不離江上水”的“夢”,原來是一場“空”;其次,這個消息還意味著“他”時而在水,時而在山,行蹤不定,又不寄語,往后便是夢中也無處尋覓,那難言難訴之苦,隱隱怨艾之意,盡在不言之中。可謂結(jié)得巧妙,妙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余情不盡。

  這首詩上下兩聯(lián)各以意對,而又不斤斤于語言的對仗,第三句是一、二句的自然延伸和照應(yīng),第四句又突乎其來,似斷不斷,把詩推向一個更為凄楚、失望的意境。它明快而蘊(yùn)含,語淺而情深,深得民歌的神髓。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約作于大歷(唐代宗年號,766—779)年間。張潮受當(dāng)?shù)孛窀栌绊,對?dāng)時的城市生活比較熟悉,于是便寫下這首《江南行》以表達(dá)商人婦的思想感情。

江南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3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翻譯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層層疊疊繁茂蔥翠,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一會在蓮葉的東邊游戲,一會在蓮葉的西邊游戲,一會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一會又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注釋

  何:多么。

  田田:蓮葉長的茂盛相連的樣子。

  賞析

  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在漢樂府民歌中具有獨(dú)特的風(fēng)味。

  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回旋反復(fù)的音調(diào),優(yōu)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調(diào),勾勒了一幅明麗美妙的圖畫。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還有那水上劃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蓮的壯男俊女的歡聲笑語,悅耳的歌喉,多么秀麗的江南風(fēng)光!多么寧靜而又生動的場景!從文化學(xué)的角度,我們又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首情歌,它隱含著青年男女相互嬉戲,追逐愛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魚兒,在蓮葉之間游來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進(jìn)青紗帳”?

  讀完此詩,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撲來,想著就令人覺得清爽。還不止于此,我們感受著詩人那種安寧恬靜的情懷的同時,自己的心情也隨著變得輕松起來。

  詩中沒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jī)的青春與活力,領(lǐng)略到了采蓮人內(nèi)心的歡樂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歡愉和甜蜜。這就是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鑒賞

  這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采蓮歌,全詩沒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寫采蓮人采蓮時的愉快心情,而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將它們的歡樂之情充分透露了出來,仿佛親耳聽到和親眼看見許多采蓮男女的歌聲和笑語聲融成一片,許多小伙子和采蓮姑娘們還在調(diào)情求愛。

  頭兩句是寫采蓮的人們望著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圓的荷葉,心里無限喜悅,因而禁不住發(fā)出熱烈的贊美。“可”這里有適宜、正好的意思!敖峡刹缮彙笔钦f江南到處都生長著蓮,真是采蓮的好地方!疤锾铩笔切稳萆徣~圓潤鮮碧的樣子,一說是形容蓮葉飽滿勁秀、挺立水面。“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極度贊美的語氣。這里只寫葉,我們卻可以聯(lián)想到花。蓮的花期為夏歷五至七月,每朵花可開二至三天,每日清晨開放,下午三、四點(diǎn)又逐漸閉合,翌晨再度開放,花開過二十天,可采收蓮蓬生食,果實(shí)(蓮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間。清人張玉榖說:“不說花,偏說葉;葉尚可愛,花不待言矣。”(《古詩賞析》)蓮葉茂密,蓮花繁盛,不僅景色無比秀麗,還表明蓮子必然豐收,采蓮人自然心里非常高興。

  人們在采摘水上的蓮蓬的時候,必然會看到水中的情景!棒~戲蓮葉間”寫魚在蓮葉中間游來游去,宛如在游戲一般。“戲”字寫魚在水中的迅捷歡樂神態(tài),非常形象。這里既在寫魚,也有以魚比人意,采蓮人劃著小船在蓮葉間穿行,互相追逐嬉戲,宛如魚兒在水中游動,其劃船動作之嫻熟,船行之輕快,采蓮人身姿之輕盈,心情之歡快,自然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

  這首歌辭只有七句,明白如話,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復(fù),它的妙處究主要在于運(yùn)用民歌中常用的比興、雙關(guān)手法,把男女之間調(diào)情求愛的歡樂之情寫得極其委婉、含蓄,耐人尋味,而無輕佻、庸俗之弊。全詩一氣呵成,但在結(jié)構(gòu)上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前三句揭示題旨;后四句進(jìn)一步展示采蓮時的歡樂情景和廣闊場面。而詩中第三句又在全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上下相連,不著痕跡。詩的意境清新、開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到美景如畫,心曠神怡,呈現(xiàn)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這首詩在樂府分類中屬《相和歌辭》,“相和歌”本是兩人唱和,或一個唱、眾人和的歌曲,故“魚戲蓮葉東”四句,可能為和聲。故此詩的前兩句可能為男歌者領(lǐng)唱;第三句為眾男女合唱;后四句當(dāng)是男女的分組和唱。如此,則采蓮時的情景,更加活潑有趣,因而也更能領(lǐng)會到此歌表現(xiàn)手法的高妙。

  詩中“東”、“西”、“南”、“北”并列,極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鋪排,卻顯得文情恣肆,極為生動,從而充分體現(xiàn)了歌曲反復(fù)詠唱,余味無窮之妙。

江南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4

  夢江南·千萬恨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翻譯

  恨意千萬如絲如縷,飄散到了遙遠(yuǎn)的天邊。山間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綠水清風(fēng)中,鮮花獨(dú)自搖落;▋毫懵渲校恢挥X的明月早已經(jīng)斜入碧云外。

  注釋

  恨:離恨。

  天涯: 天邊。指思念的人在遙遠(yuǎn)的地方。

  搖曳:猶言搖蕩、動蕩。

  賞析

  這首詞以意境取勝,通過描寫思婦在孤單的月光下獨(dú)自思念的情景,表現(xiàn)了其內(nèi)心的悲戚和哀傷。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笔拙渲背觥昂蕖弊,“千萬”直貫下句“極”字,并點(diǎn)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遠(yuǎn)“在天涯”,滿腔怨恨噴薄而出。說“恨”而有“千萬”,足見恨之多與無窮,而且顯得反復(fù)、零亂,大有不勝枚舉之概。雖有千頭萬緒之恨,但恨到極點(diǎn)的事只有一樁,即遠(yuǎn)在天涯的那個人久不歸來。這是對全詞的主旨作正面描寫。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比、四兩句,初讀起來很是平淡,仔細(xì)玩味卻覺得是妙手天成。這兩句是從側(cè)面闡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萬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了,更使她難過的卻在于“有恨無人知”!昂蕖笔且环N無形的心理情緒,是難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詞人卻善于借景將它烘托出來:像風(fēng)掠過水面時蕩起的陣陣漣漪,像花兒隨風(fēng)落去時的繽紛繚亂,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搖曳時的飄忽迷離,這樣一來,抽象的“恨”就變得形象、可感了,使人們能夠清晰地體驗(yàn)到它的紛亂、動蕩的狀態(tài),也增強(qiáng)了詞的審美價值。

  “搖曳碧云斜!币箤ι皆拢瑫兿浠,在晝夜交替的黃昏,搖曳是程度不怎么明顯的動蕩,是輕輕移斜了角度的晃動。此句看似單純寫景,卻狀出了凝望暮色與碧云的女主人的百無聊賴之態(tài),說明一天的光陰又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了,不著“恨”字而“恨極”之意已和盤托出。

  創(chuàng)作背景

  溫庭筠有兩首《夢江南》小令,《草堂詩余別集》在此調(diào)下有題“閨怨”。閨怨題材在唐宋詞中已經(jīng)被寫得很爛了,經(jīng)?吹降幕?qū)懲庑蔚你俱,或(qū)懶那榈目喑@一首卻不同,溫庭筠主要是寫感受和印象。

江南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5

  江南弄

  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疊巘紅嵯峨。

  水風(fēng)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綠。

  吳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tuán)團(tuán)貼寒玉。

  翻譯

  綠霧從江中清涼的波濤中升起,天上紅霞重疊,像高峻的山峰。

  河邊的云,水面的風(fēng),都像從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眾多蒲帆連成一片,不甚分明。

  鱸魚千頭醇酒百斛盡情享用,酒醉臥地,斜視著南山的綠影。

  信口唱支吳歌越曲,還未唱完——江月如圓玉,已在東方冉冉上升。

  注釋

  綠霧:青茫茫的霧氣。團(tuán)霧從碧綠的江波中升起,故稱“綠霧”。

  涼波:清涼的水面。

  疊巘:本指層疊的山巒。此形容晚霞。

  嵯峨:山峰高峻貌。

  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暝:昏暗。

  蒲帆:指用蒲草織成的船帆。

  鱸魚:一種味道鮮美的魚。江南鱸魚自魏晉以來就為人所珍視。

  百斛:泛指多斛。

  斛:量具名。古以十斗為斛,南宋末改為五斗。

  酒中倒臥:飲酒中間就醉倒了。

  酒中:指酒喝到一半。

  倒臥:橫臥,橫倒。

  南山綠:此用陶淵明《飲酒》詩“悠然見南山”之意。

  吳歈越吟:指江南地方歌曲。

  吳歈:即吳歌。

  越吟:越歌。

  貼寒玉:喻初升之月映在江面上。

  寒玉: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此喻月。

  創(chuàng)作背景

  古樂府有《江南曲》,南朝梁武帝改為《江南弄》,都以江南風(fēng)景為題材。李賀相因襲,寫了這首詩。

  賞析

  此詩以夕陽黃昏的江天為觀察點(diǎn),敏銳地捕捉了大自然晝夜轉(zhuǎn)換之際奇妙的景觀。詩的一、二兩句描繪出一幅壯美的圖畫,此時太陽剛好落山,平靜的江面上,水氣不斷蒸發(fā)積聚,飄浮彌漫,使湛綠的江水更綠更暗,加上光線折射,成為一片朦朧的“綠霧”,向遠(yuǎn)處延伸。天西邊,殘余的陽光從地平線后面射入室中,將云彩照亮,形狀是由寬而窄,向高處聳起,仿佛無數(shù)重疊的峰巒;顏色是濃紫鮮紅,光怪陸離,大自然在如此廣闊的范圍急遽地變幻出奇異的景象,場面是偉大而壯觀的。紅的晚霞與綠的江水分割了整個畫面,形成上紅下綠異常飽滿的兩大色塊。紅與綠是兩種互補(bǔ)的色彩,在一幅畫面中交相輝映,顯得酣暢淋漓。兩句詩用了五個形容詞,“綠霧”、“涼波”,狀物十分形象,尤其第二句,“巘”比喻云霞,又連用“疊”、“紅”、“嵯峨”三個形容詞對其形狀、色彩加以修飾,給人以無比豐富的視覺感受。與此詩相似的,有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眳侨凇督小罚骸跋嫉退h(yuǎn)碧翻紅,一棹無邊落照中!眱扇藢懗隽私蚕⒆兓钠纣惥跋螅鴪雒娴膲延^似均不及李賀此詩。

  三、四兩句,對江上景物作細(xì)節(jié)的描寫。風(fēng)云隨處皆有,因與江水相關(guān),故稱“水風(fēng)浦云”!吧现瘛迸c前面“起涼波”句子形式完全一樣,但前面所寫是事實(shí),這兒只是一種印象。李肇《國史補(bǔ)》下說:“楊子、錢塘二江者,則乘兩潮發(fā)樛,舟船之盛,盡于江西。編蒲為帆,大者或數(shù)十幅!卑硖鞖廪D(zhuǎn)涼,而竹林給人的感覺是清寒的,所以說水上的微風(fēng),岸邊的云靄,仿佛是從竹林里生出來的。天色漸暗,江中小洲籠罩在暮色蒼茫之中,遠(yuǎn)望蒲帆,像是整幅一樣。這里,詩人抓住主觀感受上的錯覺,生動地表現(xiàn)出大自然的某種變化,筆調(diào)相當(dāng)細(xì)膩。

  五、六兩句寫江南人民的生活。鱸魚是江南名產(chǎn),以產(chǎn)于松江者最佳!秴强ぶ尽份d:“天下之鱸兩腮,惟松江之鱸四腮。”晉代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fēng)吹起,想到家鄉(xiāng)的菰菜羹、鱸魚膾,便棄官而歸,是有關(guān)鱸魚的著名故事!镑|魚千頭酒百斛”,憑藉著造物無私的奉獻(xiàn),南人過著富足安穩(wěn)的日子。薄暮之中,酒半醉臥,蒼翠的山巒宛然在目,非常悠閑自得。

  最后兩句,承五、六兩句,謂人們在青山綠水之間,酒醉興濃,不禁唱起歌來。“醉里吳音相媚好”(辛棄疾《清平樂·村居》),這在生長于北方的詩人聽來,一定很有情味。吟唱未終,不覺圓月已從江面升起,此情此景,物我俱化而難分彼此了!敖蠄F(tuán)團(tuán)貼寒玉”句,描寫極為精確,“團(tuán)團(tuán)”指月輪的形狀,“寒”指感覺,“玉”喻質(zhì)地與顏色,著一“貼”字,形容月亮如同明玉粘附、鑲嵌在天幕上。李賀寫詩,很少用白描手法,而是借助想象強(qiáng)調(diào)事物多方面的性質(zhì),使畫面變得更鮮明、凸出,具有立體的感覺。此句與孟浩然《宿建德江》中“江清月近人”對讀,一則極力描摹,一則淡中有味,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情調(diào)。

  此詩從開頭的江中綠霧到結(jié)尾的江上寒月,以江水為中心展開了一幅長的畫卷,紅霞與江水相接,遠(yuǎn)山是江邊所見,南人在江畔宴飲,吃的是江中之鱸,水風(fēng)浦云,洲諸蒲帆,無一不與江水相關(guān)。詩中景物頗為繁復(fù),層次卻十分清晰,時間上,從夕陽西墜至明月東升是一條線索。與此相關(guān),一是氣溫降低,先說涼波、水風(fēng),又說寒玉,感覺越來越清楚。一是光線減弱,看天上紅霞是鮮明的,看水中蒲帆已不甚分明,到月亮升起的時候,地上景物更模糊了。結(jié)構(gòu)上,前四句描寫景物,是第一條線;后四句敘述人事,是第二條線,但此時第一條線并未中斷,而是若隱若顯,起著照應(yīng)與陪襯的作用,如第六句出現(xiàn)南山的景致,七、八兩句寫吟唱未終,江月照人,人與景融合為一,兩條線索被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黎簡說:“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會,然亦有井然者,須細(xì)心尋繹始見!保ā独铋L吉集評》)此詩正是如此。

【江南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詠紅梅花得“紅”字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10-21

《江南逢李龜年》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相思_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5

己亥雜詩-龔自珍原文翻譯及賞析04-08

送友人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1-19

青青陵上柏_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8

登科后_孟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6

劍閣賦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5

送別詩原文及賞析10-21

《江南》漢樂府民歌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