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守廟人》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此時需要認(rèn)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巷守廟人》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孤獨的廟,殘破的街,空蕩落寞,很是凄涼。這便是《小巷守廟人》發(fā)生的故事背景——一個寂寞的廟,陳先鋒廟。那廟連調(diào)皮的男孩子們都不敢去,卻有個五十多歲的守廟人,靜和尚。靜和尚個頭不高皮膚黝黑,整天像是喝醉了酒,走路搖搖晃晃。他與鴨子“多多”為伴,每天自己種菜,過著清苦的日子。
故事是從男主人公,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與朋友田螺斗蛐蛐失敗開始的。兩個孩子到陳先鋒廟去捉蛐蛐,找到了罕見的“蜈蚣蟋蟀”,正要扒開院墻找卻被靜和尚喝止住。靜和尚對于陳先鋒廟的愛與善良在這里便可見一斑了。院墻已經(jīng)殘破,和尚卻還要如此拼命的去守護,寧愿放棄舒服的生活去守護,但是他并沒有呵斥孩子,而是心平氣和的阻止孩子們。同時,鴨子“多多”也在與和尚一同守護著這個廟。多多是靜和尚在發(fā)大水時救下的,并一直都養(yǎng)了下來,也通了人性,愛上了這個廟。
待兩位調(diào)皮的孩子第二次來捉蛐蛐兒,便想到了給多多吃灌有白酒的芝麻團 。多多醉倒之后,靜和尚第一次對我們發(fā)了火,他以為多多死掉了。這便凸顯出了靜和尚的第三個特質(zhì)——對于生命的重視。僅僅是一只鴨子,卻讓靜和尚又是灌肥皂水,又是祈禱。這是兩個孩子的心靈第一次被靜和尚震撼,即使孩子們并沒有覺察到。但是當(dāng)他們出了院門之后,靜和尚的話卻還是在他們的耳邊回響……
第三次捉蛐蛐,兩個孩子終于遇上了倒霉事,院墻被他們弄塌了。而這次,靜和尚并沒有去訓(xùn)斥他們,而是心情沉重。救下了他們之后,靜和尚想到了陳先鋒的英勇,想到了當(dāng)今那些人連修廟的錢都不出,他和氣的告訴兩個孩子不要再來玩,他準(zhǔn)備繼續(xù)獨自守護這個廟。同時,靜和尚的形象在兩個孩子心目中也變得高大起來。他們明白了,明白了靜和尚堅守的不只是一所廟宇,他更是繼承了前輩的遺志,堅守了民族的`精神!事情似乎正在漸漸好轉(zhuǎn),孩子們商量著要去為陳先鋒廟做點什么,正在文章讓我們無限遐想之時,噩耗降臨了——
靜和尚要走了!
現(xiàn)代人的銅臭與破舊但純潔的陳先鋒廟終究不能相容,以開發(fā)項目為由,陳先鋒廟要被拆除了。虔誠的告別過后自然是慘痛的離別,兩個孩子看著靜和尚遠(yuǎn)去的背影,終于被觸動了心靈,舉著雨傘追了上去,故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
雖然陳先鋒廟被拆除了,但是陳先鋒廟所代表的那種精神卻是永遠(yuǎn)也拆不掉的。那種善良堅強舍己為人的民族精神,雖然在當(dāng)今的社會中就如同靜和尚這樣的人一般少見,但是還是存有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nèi)缤闹虚_始的兩個孩子,對這種精神持著有些懷疑,有些認(rèn)不清的態(tài)度。但是只要我們了解了,接受了這種精神,就如同文末的兩個孩子一般,那么祖國的未來一定會傳承下去民族精神,讓未來更加美好!
【《小巷守廟人》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守?zé)羧恕纷x后感02-10
永遠(yuǎn)的守?zé)羧俗x后感01-11
守月人的優(yōu)秀作文03-17
守墓人-抒情散文03-12
小巷深處讀后感作文08-18
螢火蟲小巷讀后感01-11
《螢火蟲小巷》讀后感04-11
小巷經(jīng)典散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