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原文及賞析
【詩句】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
【出處】唐·杜甫《江漢》。
【意思】意為晚年依然壯心不已,颯颯秋風中并無悲愁意,反倒覺得病體得以復蘇!奥淙铡,喻指暮年。
【詩句】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出處】唐·杜甫《江漢》。
【意思】自古以來留養(yǎng)老馬,不一定 要它長途馱運,可用它來帶路。
【意思2】存:留著;仍然養(yǎng)著。老馬:詩人自比。取長途:用它長途馳騁的 腳力。
此聯(lián)的意思是:自古以來留養(yǎng)老馬的人,不是指望它去負 重致遠(而是依靠他的生活經(jīng)驗和遠見卓識)。后用來比喻很多老 人,人雖年邁,但仍有智慧才能可為人所用;也用來為有才智的老 人表達仍想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心愿;更用來肯定或贊揚一批老 有所為的人。
【用法例釋】用以說明發(fā)揮年老的 動物或人的`作用,主要是取其智慧和經(jīng) 驗,而不是靠其體力。[例]杜甫在《江 漢》一詩中說的很有道理:“古來存老 馬,不必取長途”。如果以為只有千青 壯年干的工作,或者始終在第一線上, 才算得“志在千里”,那實在是不足以言 詩了。(張聿溫《重讀〈龜雖壽〉》)
【全詩】
《江漢》
.[唐].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鑒賞】詩人以 “落 日”喻暮年,以 “老馬” 比自己,言自己雖處暮年,但“心猶壯”。面 對瑟瑟秋風,不僅沒有悲秋之感,反而覺得病有好轉。自古以來尊崇老 馬,不是取它能長途跋涉,而是用它的智慧。我同老馬一樣,對國家還 是有用的。此時詩人雖身處逆境,窮滯江漢,但孤忠仍在,壯心猶存。 詩句集中地表現(xiàn)了詩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頑強不息的愛國精神,當 然也流露了不及老馬的怨憤。
【賞析】
詩歌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一反前四句的沉痛和悲涼,更弦易調(diào),異軍突起,奏出了高亢昂揚的旋律:“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鳖i聯(lián)兩句,均采用句內(nèi)反襯的手法,抒發(fā)了自己不甘寂寞、老當益壯的情懷。盡管自己已到暮年,猶如西下的落日,但自己壯志猶存,決不愿從此消沉;盡管自己惡疾纏身,猶如秋風之中的枯樹,但自己卻要頑強地奮斗下去,重現(xiàn)自己的勃勃生機。這里,“落日”與“心猶壯”、“秋風”與“病欲蘇”,都構成了鮮明的反襯,其意都是以前者反襯后者、突出后者。尾聯(lián)借用《韓非子·說林上》中“老馬識途”的典故,滿懷信心地認為: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存恤和愛撫老馬,這并非是因為老馬還能長途奔馳,而是由于它有豐富的經(jīng)驗和寶貴的智慧。這就清楚地表明:詩人盡管已經(jīng)年老,但他還盼望著能有用自己的智慧和經(jīng)驗為國效勞的機會。詩人在寫作這首詩的第三年冬天便與世長辭了,但是,他在遲暮之年仍自強不息的頑強精神,窮秋潦倒中仍不忘獻身祖國的高尚情懷,卻長留人間,給人們以教育和激勵。
從感情脈絡的發(fā)展來看,這首詩的前四句與后四句之間是一種藝術陡轉,但這種陡轉卻顯得十分自然和圓合。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前四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深沉而不消沉,悲憤而不悲觀,為后四句感情的升騰預設了堅實的基礎。前四句在發(fā)表感慨的同時,讀者也清楚地感受到:詩人的“乾坤”(即天地之間)作為自己立身的背景,與藍天共存,與明月同伴,具有一種無比闊大的胸襟和高遠的眼界。象這樣偉大的歷史巨人,自然不會見落日而消沉,臨秋風而垂淚,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因此,當頸聯(lián)轉奏出昂揚的旋律時,絲毫不給人以突兀脫節(jié)之感。這是詩人高尚的人品所致,也是詩人成熟的藝術所致。
【《江漢》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江漢原文及賞析09-03
《江漢》原文賞析02-15
大雅·江漢原文及賞析08-31
江漢原文、翻譯、賞析02-20
《江漢》原文及翻譯賞析03-05
江漢原文翻譯及賞析08-14
《江漢》原文賞析10篇02-24
《江漢》賞析06-22
滿江紅·江漢西來原文及賞析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