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作品賞析作文
木雕是雕刻于木質上的藝術品,為中國傳統雕塑之一。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于新石器時期,距今7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呈“T”字形,象手杖柄,柄上刻有橫線、斜線和直線。另一件木雕魚長11厘米、高3.5厘米,很象一條活潑的游魚,是一件純供欣賞的藝術品。當時沒有金屬工具,憑原始的動物骨、齒和硬質的石塊來磨刻,制作的艱難程度可以想象。戰(zhàn)國時期木雕工藝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藝中拍板的簡單刻紋和雕花槨板的陰刻,發(fā)展到產生立體圓雕工藝。如漆木鹿的造型既生動逼真,又簡括凝練,各個部位與整體和諧;刀法爽潔、明快,確有難得的戰(zhàn)國時期木雕工藝中立體圓雕的佳品。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于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志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木雕種類紛繁復雜,歸納起來有四大種類:東陽木雕、東清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和廣東金漆木雕。這四大流派經過數百年的發(fā)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東陽木雕涎生于宋代的浙江東陽,擅長雕刻,圖案優(yōu)美、結構精巧。清代乾隆年間,被稱之“雕花之鄉(xiāng)”的東陽地區(qū),竟有十多名工藝師被召進京城,修繕宮殿;樂清黃楊木雕從清代中期起就成為中國民間木雕工藝品之一,以雕小型黃楊木陳設品而聞名中外;明初有長樂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樹根進行雕刻,是福建龍眼木雕特有的傳統工藝,被世人所重視;廣東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貼金,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江蘇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藝,嚴謹的造型和細膩豐富的層次影響海內外,所雕作品如龍舟、樓圖、筆筒,如意以及地屏插牌尤具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木雕中的精品。
現在的古玩市場可以看到明清兩代的宗教造像,建筑木構件上的木雕裝飾,家具的雕刻等等。尤其是清代,木雕技術達到了高峰,許多木雕工藝品作坊還從民間走向官辦,并相繼形成浙江東陽、樂清、福建福州、莆田、泉州,臺灣鹿港、大溪、三義,廣東湖州、汕頭,山東曲阜、云南劍川、江蘇、湖北、上海、四川等許多地方色彩鮮明的民間木雕流派。其中浙江東陽、福建福州、廣東潮州被稱之為我國木雕三大產地。
文化奇葩――木雕藝術
世間萬物的發(fā)展總有起落,興盛衰落是一種定律,聽工匠說木雕藝術的世間浮沉史,猶如聆聽長篇小說,情節(jié)和篇章清楚分明,有自然的開始,高潮迭起的發(fā)展,至今仍在延續(xù);結局,大概要到天地絕滅那一天,才會知曉。
基本上,木雕藝術的起源,可追溯至遠古祖先。根據歷史記載,木雕用于建筑物始于商朝,當時的木工兼職雕刻,就其發(fā)展而言大致可分為早期、中期及后期3個主要階段。
早期的木雕藝術從戰(zhàn)國時代至東漢滅亡而止,要判斷當年的木雕技術不易,皆因木材較易腐朽,所以所存無幾,一直到威武漢墓中的木俑出土后,才有個研究木雕藝術風格的源頭。從木俑所能得知的,是當時的木雕品造型粗獷、古樸、簡單,人物的衣紋多以凹紋為主,缺乏立體感。
至于中期則從魏晉南北朝至元朝而止,前后長達750年。在這數百年間,木雕藝術因大環(huán)境因素而有了改變,魏晉南北朝時,佛教傳入中國,各地大興土木建蓋寺院,而這些寺院的木梁、斗、拱、門窗、香案、佛像等物品,就成了研究木雕藝術的最佳實證,也因為佛教的傳入,間接促進圓雕、浮雕等雕刻藝術的發(fā)展。
雖然中期的木雕仍較古樸,但已開始出現波浪衣紋及裝飾性強的圖案,只是這個時期的雕刻藝術偏向石窟寺的興建,因而木雕藝術依然沒有突破性的發(fā)展。
一直到后期,即從明代至清代、中華民國的辛亥革命的數百多年間,木雕藝術終于進入黃金時期,揚眉吐氣,迅速發(fā)展。這個時期,石窟寺的石雕與彩塑已全面停止,木雕取而代之,雕功也越來越精致細膩,人物的衣紋有了波浪,線條流暢,甚至出現單層次透雕的技法,成為后來多層次透雕的起點。此外,這時期的藝術欣賞性木雕極為普遍,就連茶幾、柜箱等實用的.雕刻也得到全面發(fā)展,成為中國木雕史上最鼎盛的時期。
木雕歷史概述
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于新石器時期,距今7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于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志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我國的木雕藝術源遠流長,發(fā)現的最早的木雕藝術品是在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魚和遼寧新樂出土的木雕鳥。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雕魚,呈“T”字形,象手杖柄,柄上刻有橫線、斜線和直線。另一件木雕魚長11厘米、高3.5厘米,很象一條活潑的游魚,是一件純供欣賞的藝術品。當時沒有金屬工具,憑原始的動物骨、齒和硬質的石塊來磨刻,制作的艱難程度可以想象。
商周時代,出現殷代王室的“六工”和周代的“八才”,說明木雕已經被納入國家管理范圍。遺留下來的木雕多為禮器,裝飾方法已有施漆、鑲嵌和雕花等多種。
春秋戰(zhàn)國的木雕工藝分成了建筑裝飾木雕、木俑、宗教造像、禮祭等不同的木雕行業(yè)。盛行漆繪木雕,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戰(zhàn)國木雕女俑,俑體以長木削成,形體僅具輪廓大形,面貌、服飾皆為彩繪、鬢發(fā)整齊,是代表作品。
秦漢時期的木雕工藝,在承襲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木雕工藝發(fā)展的基礎上,又有較大的發(fā)展和提高。漢墓出土的動物木雕作品中,更可以了解到漢代木雕工藝發(fā)展的水平。動物作品有馬、牛、狗等。這些四足動物造型生動,身長分別在14-55厘米之間,都是以分部制作粘合而成的辦法雕制的。因為木材是由纖維細胞組成,而四足動物是由頭、身、足三部分組成,三個部分的尺寸不可能一樣大小,總體形狀是頭高、身長、足高,根據這種特定形式用整木雕制的是漢代木雕工藝的一個創(chuàng)新,為木雕工藝創(chuàng)作品類眾多的藝術品,創(chuàng)造了有意的經驗。這是木雕工藝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大創(chuàng)舉。經唐宋至明清我國木雕作品日趨完美。
漢代墓葬出土了很多動物木雕,如牛、羊、馬、狗、豬、雞、鴨等,另外也有車、馬、船、耳環(huán)等器物。俑的體態(tài)表情生動,有男女侍、人首獸身俑、說唱俑、儀仗俑、武士俑、騎馬俑、生肖俑、動物俑、神獸俑、樂俑等。木材易腐爛,漢代以前的木雕流傳至今非常不容易。
晉代以后出現木偶,蜚聲中外的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源于晉、興于宋、盛于明”。隋代至五代時,木雕的佛、菩薩、羅漢等寺院造像最為引人注目。
唐宋以來,越來越多的木雕多用于殿堂樓閣、廟宇民居的建筑裝飾。日用品上的雕刻更為豐富多彩。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 。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杰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時代的木雕品題材,多見為生活風俗、神話故事,諸如吉慶有余、王谷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當時社會歡迎。
明清雕刻作品中,木雕工藝的主題常為生活風俗、神話故事,F存于世的木雕作品“沉重木雕鴛鴦暖手”即是其中代表作。這件作品為圓雕,色呈青紫,以一丸沉重木雕刻而成,高5厘米,長8厘米,寬6.5厘米。作者構思奇妙,刀法老練,傳神地刻畫了鴛鴦的安詳神態(tài)。湘南的木雕則代表了民間風格,題材內容廣泛,大致包含以下內容:一是“吉祥圖案”,如“吉慶有余”、“五谷豐登”、“平安如意”、“松鶴延年”、“龍鳳呈詳”;二是戲曲人物、古代英雄、小說演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供人們欣賞品味;三是直接表現當地人民現實生活的題材,包括耕種、收獲、桑蠶、紡線、織布、放牧、狩獵、裁縫、商賈、情愛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四是人們熟悉的飛禽走獸,如雞、鴨、鵝、兔、豬、牛、馬、鹿、蝙蝠、魚、蝦等以及植物花卉、蔬菜瓜果之類。
木雕種類紛繁復雜,歸納起來有四大種類:東陽木雕、東清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和廣東金漆木雕。這四大流派經過數百年的發(fā)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東陽木雕涎生于宋代的浙江東陽,擅長雕刻,圖案優(yōu)美、結構精巧。清代乾隆年間,被稱之“雕花之鄉(xiāng)”的東陽 地區(qū),竟有十多名工藝師被召進京城,修繕宮殿;樂清黃楊木雕從清代中期起就成為中國民間木雕工藝品之一,以雕小型黃楊木陳設品而聞名中外;明初有長樂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樹根進行雕刻,是福建龍眼木雕特有的傳統工藝,被世人所重視;廣東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貼金,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江蘇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藝,嚴謹的造型和細膩豐富的層次影響海內外,所雕作品如龍舟、樓圖、筆筒,如意以及地屏插牌尤具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木雕中的精品。
現在的古玩市場可以看到明清兩代的宗教
木雕的分類及裝飾
木雕,由于其應用及裝飾的范圍廣泛,表現形式的多樣以及雕刻的木材質地的不同,所以它分出許多類型。從應用及裝飾的范圍來講,可分為建筑雕刻、家具雕刻,陳設工藝品雕刻三大類。從表現形式來分,有鏤空雕刻、浮雕、淺雕、立體圓雕、鏤空貼花等。因木材質地的不同,又分硬質木雕與軟質木雕兩大類。下面逐一介紹其表現形式,并討論它們的應用及裝飾意義。
1、建筑雕刻
這里講的建筑雕刻是指建筑的木雕裝飾。木雕藝術用于建筑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的古建筑(包括園林、寺廟、宮殿等)的木雕裝飾,在世界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自1980年“香山邦”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設計安裝的“明軒”竣工后,中國園林古建筑更為世界各國人士所向往,中國園林熱已逐漸在海外形成。
特別是用木雕裝飾古建筑,如雕梁畫棟,雕飾門楣、屋椽、窗格、欄桿、飛罩掛絡等,所具有的古樸典雅、富麗華貴之格調,更顯示出木雕藝術在古建筑(或仿古建筑)中所獨具的裝飾作用。今天,隨著人類旅游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人們對于精神和物質文明的需求的不斷提高,利用木雕藝術裝飾的古建筑(或現代仿古建筑),更具有游覽、觀賞、學習、借鑒和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豐富藝術修養(yǎng)等現實意義。
適用于古建筑的木雕表現形式,大致可分為浮雕、鏤空雕刻、立體圓雕和淺雕四種。
2、家具雕刻
這里的家具,指的是木制家具。雕刻家具可以說是應用木雕藝術最廣泛的一種大型的實用藝術品。
用木雕藝術裝飾的家具,具有古樸、典雅的風味。我國出口的藝術雕刻家具和紅木雕刻家具古拙秀雅,雕刻精細,具有獨特的東方民族風格。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廣東、上海、北京等地都流行家具雕刻,臺灣省的紅木雕刻家具也很有特色。
我國絕大多數的古典園林里都陳列著雕刻家具,尤其是蘇州園林里陳設的那些名貴家具如臺、凳、桌、椅、榻、幾、案、屏風等,無木雕刻著精美、秀雅的圖案花紋,深受國外游客的贊賞。
3、工藝品雕刻
這里的工藝品是指木雕工藝品,即以高度嫻熟、精致的工藝技術與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藝術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品。分純觀賞性的木雕陳設工藝品和木雕實用工藝品兩類。木雕陳設工藝品就是陳列、擺設于柜、窗、臺、幾、案架之上,供人欣賞的小型的、單獨的藝術品,起到點綴與美化環(huán)境、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屬于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范疇,F代的木雕陳設工藝品注重時代性、人民性,表現題材內容廣泛,有花卉、飛禽、走獸、仕女等。還有術作品、木雕實用工藝品,它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又可分木制品木雕裝飾和其他工藝品的木雕裝飾兩類。木制品木雕裝飾工藝品比較多,如落地燈、壁燈、漆器屏風、木刻屏風、鏡架、筆筒、木刻鐘座等。用木雕裝飾其他工藝品的范圍就更廣泛了,如幾、座、案、架。配制裝飾的對象很多,如玉器、牙雕、景泰藍、花瓶、花盆、瑪瑙、翡翠、珠寶首飾、瓷器等等。這些藝術品配以木雕烘托了主體,豐富了整體,增加了藝術魅力。
【木雕作品賞析作文】相關文章:
羚羊木雕課文賞析02-22
《賣木雕的少年》課文賞析05-05
《蘇幕遮》作品賞析04-07
《家》作品賞析07-30
《初秋》作品賞析03-10
目送作品賞析01-29
《月》作品賞析03-13
辛棄疾作品賞析07-13
《時間》作品賞析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