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然災害預防措施
引導語:學生自然災害預防措施有哪些?下面由小編告訴你們吧,歡迎閱讀!
學生自然災害預防措施
一、地震災害的預防與躲藏
在初中課堂中,教師要向?qū)W生傳授地震前的預兆,讓他們有預防災害的意識。比如,地震發(fā)生前,會有許多動物和家畜等會出現(xiàn)異常的狀態(tài);地下的水也會出現(xiàn)異常的狀態(tài),會出現(xiàn)水溫度增加的現(xiàn)象,水位的增降較為明顯,而學校的井水、泉水會呈現(xiàn)冒水泡的現(xiàn)象;最重要的是人會產(chǎn)生不舒服的感覺,有精神不集中、坐立不安等癥狀。對于這種情況,學生應該怎樣采取地震前的預防策略呢?他們一下子表現(xiàn)都特別緊張,好像地震真的要來了,這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一定要鎮(zhèn)靜,快速地做好逃生準備:
1.當真實地感受到上述的異常情況之后,如果是農(nóng)村的學校,一般都是平房或者低一些的樓房,要迅速將礦泉水、手電筒、藥箱等裝好,馬上撤離到空曠無建筑物的地方;如果出現(xiàn)來不及撤離的現(xiàn)象,可以在教室內(nèi)的書桌、墻根和墻角等地方躲藏好,切記一定不可以離窗戶太近,還要挑選好地震后的疏散路線。
2.對于城市的一些學校,樓房較高較密集,其危險度較高,如果感受到即將要地震,需要馬上撤離到?jīng)]有樓房和建筑物的空曠地方;如出現(xiàn)來不及離開教室的情況,需要躲在桌底、墻角等地方度藏好,也可以找一個較小的房梁之下躲藏,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出現(xiàn)全部的學生都沖到門口和樓梯道之中;如在讀書館,必須要聽從教師的指揮,有秩序地向中間聚攏,不要擁擠在墻壁或者書架之中。
二、如何進行地震之后的自救措施
學生切記,如果在地震之中不幸被埋在廢墟中,不要著急,要樹立求生的欲望,要勇于和困境作斗爭,等待救援部隊的來到。
1.如被壓在廢墟下,要先想方設法將手和腳脫離出來,進而慢慢推開壓在身上的物體,特別是在肚子以上的部分;如身上有出血的情況,要先想法將血止住;如沒有受傷,應迅速用衣服堵住口和鼻,避免出現(xiàn)過量吸取煙塵造成窒息。
2.還要告知學生善于觀察周圍環(huán)境,避免出現(xiàn)一些重物再次塌陷,并且要尋找更為安全的部位,還要看能否找到食物,等待救助。當救助隊伍靠近時,要通過敲墻、叫喊等方式,讓救助隊伍找到你所處的方位,便于得救。
三、如何進行水災的預防和自救
教師提問學生,水災是怎樣形成的呢?學生思索之后都很困擾,這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一般是由于連續(xù)的暴雨導致河流、水庫等水位急速增加而引發(fā)的',易出現(xiàn)洪水泛濫的情況。還有便是過量的融雪、海嘯也會出現(xiàn)水災現(xiàn)象。學生要知道水災對于人類的傷害較大,有可能會失去寶貴的生命、尤其是地勢較低的學校、小區(qū)危險系數(shù)更高。
1.在水災來臨之前,要做好一切準備,迅速撤離洪水會發(fā)生的地方,尤其是地勢較低的學校,還要盡量戴上事物、藥物、手電筒和一些防雨工具等快速撤離到安全的場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所在學校不間斷地下大雨,就必須有防洪的準備。
2.假如出現(xiàn)水災洶涌的情況,可能會來不及撤離,水也可能會滲透進教室里,要迅速到達房子頂處、高處或者樹上,進行暫時的避難,等待救援隊伍,切勿通過游泳離開;但如出現(xiàn)沒有辦法轉移的情況,可以抓住離自己較近可漂浮的家具;再如身邊有人,要待在一起;但是如果任何可能都沒有,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抓住固定物,并且要大聲呼喊以便獲救。
四、防洪水和地震的安全方式分析
初中學校人員多,學生又處于青少年時期,如果出現(xiàn)水災和地震,很難保證學生的安全。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滲透這些安全意識。
1.教師在快下課之時,可以經(jīng)常給學生將一些防自然災害的小故事和自救的方略,讓學生耳濡目染,清楚地了解水災的特點,使學生擁有較強的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當災害來臨時,有意識地聽取領導的安排。
2.學校要經(jīng)常進行防洪水和地震的演練,要求必須嚴格。
3.學校需指定緊急方案,使學生和教師配合校長的指揮。
4.學校要挑選最合適的疏散線路和躲藏點,并且要準備好逃離的必須用品。
五、總結
學生是未來國家發(fā)展的希望,在初中教學中,各科教師都有責任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引導他們有珍愛生命的意識,更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努力地學習、鍛煉身體、提高品質(zhì),要做有安全意識、喜歡未雨綢繆的中學生,這樣才可以使他們的身心健康地發(fā)展。
【學生自然災害預防措施】相關文章:
小學生安全預防措施03-08
學生安全隱患預防措施01-27
特異體質(zhì)學生預防措施09-20
學生常見病預防措施06-25
凍瘡的預防措施07-03
冰雹的預防措施04-12
登革熱預防措施04-11
高溫預防措施03-28
肥胖的預防措施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