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鼠課文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松鼠課文與賞析
松鼠是一篇描寫大自然中的小動物的文學作品,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松鼠課文與賞析,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松鼠課文
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梢哉f,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滿樹林里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刮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區(qū),是找不到松鼠的。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叢里,只喜歡大的樹木,住在高大的樹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著叫著,互相追逐的聲音。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栗。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說,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樣一到冬天就蟄伏不動。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松鼠跑跳輕快極了,總是小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跳。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fā)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
松鼠的窩通常搭在樹枝分叉的地方,又乾凈又暖和。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些小木片,錯雜著放在一起,再用一些乾苔蘚編扎起來;然后把苔蘚擠緊,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寬廣又堅實,可以帶著兒女住在里面,既舒適又安全。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狹窄,勉強可以進出;窩口上有一個圓錐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窩里。
松鼠課文賞析
1、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fā)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這段話簡直類似于文學作品中的肖像描寫。一般“清秀”極少用來形容動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現(xiàn)在拿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有光”的眼睛,寫得非常惹人喜愛。特別是在寫尾巴時,更加細致生動:先寫其形狀,把它比作“帽纓”,給人以聯(lián)想和美感,表現(xiàn)出松鼠尾巴的美麗;再寫具體功能,能“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表現(xiàn)出了松鼠形體的奇特之處。
2、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
“橫渡”是指從江河等的這一邊過到那一邊。這句話介紹了松鼠橫渡溪流的方法,兩個“當作”寫出松鼠不僅知道以樹皮為船,而且還會用尾巴“揚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3、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這句話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xiàn)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于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xiàn)出它的“乖巧”。
作者簡介: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紀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于孟巴爾城一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路易·勒克來克,因繼承關系,改姓德·布封。布封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并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品中慣常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課文中的馬就被賦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zhàn)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仆,像豪邁而獷野的游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土。
主旨
這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描寫大自然中的小動物的文學作品。
通過對松鼠的形態(tài)、顏色、用途等方面的細致描寫,勾畫出了這種小動物漂亮的外貌、馴良它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愛的特點。
如果說它是說明文,因為它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說明了松鼠的形態(tài)與顏色、馴良與乖巧;肉、毛、皮用途廣;繁殖能力;及其他特點。如果說它是文學作品,因為它不同于一般的說明文,將自己細致入微的觀察與研究的結果用文學語言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給人以一種藝術享受。
這種文藝性的說明文又稱為科學小品。它的特點是短小精煉,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資料可靠,數(shù)據(jù)確鑿,有力求知識的科學性;活潑生動,有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可敘述,可描寫。還把科學融于藝術之中,引人入勝!端墒蟆愤@一文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個特點。
結構分析
課文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這一段是總括的話,用一句話簡明、準確地說明松鼠是怎樣的一種小動物!昂苡懭讼矚g”是貫串全文的線索。
第二部分(第2段),這一段承接上文,具體描述松鼠“漂亮”這個特點。主要寫了松鼠的面容、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的樣子。
第三部分(第3段),從它機靈的動作和生活習性,寫出它是一種活潑、有趣、馴良的小動物,加深了“討人喜歡”的印象。
第四部分(第4段),第一層,寫松鼠乖巧的習性。介紹松鼠過水的動作、不冬眠、十分警覺、跑跳輕快、叫聲響亮。松鼠搭窩過程科學,順序準確。第二層,寫松鼠搭窩的方法。描述搭窩的先后次序和一系列復雜的動作以及窩口的設計,生動地表明松鼠的靈性。
第五部分(第5段),寫松鼠的多產,毛的色澤,肉、毛、皮的用處,說明它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補充了“討人喜歡”的內容。
重點句子
1.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叢里,只喜歡大的樹林,住在高大的樹上。
這個句子中“從來”“也不”“只”等詞語,清楚明白而準確地寫出了松鼠的活動區(qū)域。
2.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它們的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這段說明,“帽纓形”一詞,寫出了尾巴的長度和蓬松狀,讓讀者很容易聯(lián)想到松鼠尾巴的樣子,同時,作者又對尾巴做了動態(tài)的描寫,寫了它的樣子和用途。
3.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奔跑、玩耍、吃東西帶著兒女住在里面,既舒適又安全。
松鼠作為動物,有其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了松鼠以人的性靈、人的情感,使松鼠討人喜歡的總體形象逼真地展現(xiàn) 在了我們的眼前。
寫作特色
《松鼠》是一篇記敘文。雖然是一篇記敘文,但我們讀時并不感到枯燥和乏味,相反,讀來倒很有情趣。這篇文章在語言上有以下兩個特點:
1.說明語言形象、生動。
這一點是相對于平實說明而言的。作者在介紹這種小動物時,不是像寫說明書似的,將松鼠的特點(包括長相、性格、習性等等)直接告訴讀者,而是運用各種描寫手段以及修辭方法形象生動地介紹這種小動物。例如:《辭!分薪榻B松鼠的尾巴時,只有“尾蓬松,長16~24厘米”幾個字,而作者對松鼠尾巴的介紹就顯得既形象,又能讓人喜愛。文章就顯得生動起來了。
2.運用多種修辭方法
文章還運用描寫的方法(例如“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和擬人的方法,也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文章還準確地運用了詞語。例如作者在介紹松鼠的活動范圍時寫到:“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叢里,只喜歡大的樹林,住在高大的樹上!边@其中“從來”“也不”“只”等詞語,清楚明白而準確地寫出了松鼠的活動區(qū)域。又如作者在寫松鼠做窩時,用“先”“再”“然后”等表示工作程序的詞語,將松鼠做窩這一系列復雜的過程寫得有條不紊,用“搬”“放”“編扎”“擠”“踏”等一系列動詞,準確地說明了松鼠做窩時的動作。這些詞語的恰當運用,說明作者的觀察非常細致。
【松鼠課文與賞析】相關文章:
松鼠課文賞析11-03
《草原》課文賞析08-31
《秋天》課文賞析10-13
豐碑課文賞析03-29
《豐碑》課文賞析03-16
風波課文賞析02-15
棗兒課文賞析03-24
社戲課文賞析03-18
春酒課文賞析03-23
臺階課文賞析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