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患者跌倒墜床的護理措施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預防跌倒墜床的護理措施
1原因分析
1.1患者自身原因包括其年齡、認知行為、心理因素、自理能力、視力障礙等等。
1.2生理因素①年齡原因,這主要發(fā)生在老年患者身上。②患者病情:如中風后遺留肢體偏癱或對側肢體偏癱造成翻身不便面導致。
1.3外在環(huán)境這方面主要是醫(yī)院自身的原因,如地板太花、照明條件太差、人員密集等等。
1.4不要預知的因素由于患者本身的植物神經(jīng)不穩(wěn)定、體位驟然改變、排便屏氣、或迷走神經(jīng)反射、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等面引起暈厥跌倒。2護理評估
通過患者的年齡、慢性疾病史、生活能力、特殊疾病、相關疾病等進行進行評估,屬于高;颊,評分≥3分,需要在護理風險知情同意書是家屬簽字,床旁標識,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3預防措施
3.1將醫(yī)院各方面情況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讓他們引起重視,避免意外跌倒、墜床情況發(fā)生。對特殊患者,如:使用鎮(zhèn)靜、降壓、抗精神等藥物的患者除告知這些注意事項外,還應告知使用藥物注意事項和后遺癥等。
3.2對存在意識不清躁動不安的患者,應加床檔并有家屬陪伴,必要時要有專人守護。
3.3對極度躁動患者可采用約束帶實施保護性約束,注意動作輕柔,并經(jīng)常檢查局部皮膚,避免對患者造成損傷。
3.4在床上活動的患者,囑其活動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讓護士幫忙。
3.5告訴患者一旦出現(xiàn)不適癥狀,最好不要活動,應及時尋求醫(yī)護人員的幫助,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配合醫(yī)生對患者進行檢查,采取必要的措施。
3.6加強巡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向醫(yī)生匯報。
3.7加強防范意識預防是避免危險情況發(fā)生的重要前提,因此,作為護理工作人員,加強防范意識是關鍵,這樣才能有效保護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不慎發(fā)生了危險情況,應及時采取。
3.8護理期間做好溝通交流,切勿忽略任何環(huán)節(jié)在護理期間涉及到交接情況時,應相互做好溝通交流,把患者情況,特別是老體弱、危重、特殊治療、意識不清等患者的情況進行詳細交代,以免因交接疏忽導致患者發(fā)生危險。
3.9及時、準確做好護理記錄。措施,將危險降到最低。
4護理措施
一旦患者發(fā)生跌倒、墜床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4.1患者不慎跌倒、墜床,護士應立即奔赴現(xiàn)場檢查傷情,同時馬上通知醫(yī)生。
4.2對患者的情況做初步診斷,受傷部位、受傷程度信全身狀況,視步判斷跌倒墜床原因。
4.3醫(yī)生到現(xiàn)場后,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檢查,為醫(yī)生提供信息,遵醫(yī)囑進行正確處理。
4.4病情允許,將患者移到搶救室或患者床上。
4.5遵醫(yī)囑進行x光拍片等必要的檢查和治療。
4.6向上級領導匯報(夜間通知醫(yī)院總值班)。
4.7及時準確記錄患者病情變化,認真做好交接-班。
5討論
入住到醫(yī)院治療的患者,不論是外科還是內(nèi)科,都是傷情、病情比較嚴重的了,而住院患者大多行動不便,需要家人和護理工作人員密切照顧,若在這方面有所疏忽,極有可能導致患者跌倒或墜床,甚至其他更為換種的后果。因此,作為護理工作人員一定要對患者病情進行詳細的了解,并根據(jù)個人情況制定一個周密、可行的護理方案,與患者家屬緊密配合進行全面護理,對每位患者都要做到用心服務,重視每項護理工作環(huán)節(jié),全面預防和減輕跌倒、墜床給患者帶來的傷害。同時,定期檢查患者身體情況,根據(jù)在院治療和護理進度對患者身體情況進行評估,把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和整理,并告知患者家屬,以至于后期治療和康復期引起重視。總之作為護理工作人員,應詳細掌握患者各方面情況,從預防做起,盡量避免和降低跌倒、墜床等給患者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
預防跌倒墜床的護理措施 [篇2]
一、環(huán)境保護措施
1、病房內(nèi)有充足的光線。
2、地板干凈、不潮濕。
3、危險環(huán)境有警示標識。
4、有潛在危險的障礙物要移開。
二、有高危跌倒/墜床患者的標識。
三、鎖好床、輪椅、便椅的輪子,確保其安全。
四、睡覺時請將床欄拉起,離床活動時應有人陪護。
五、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
六、避免穿大小不合適的鞋及長短不合適的褲子,鞋底應防滑。
七、引導患者熟悉病房環(huán)境。
八、當患者頭暈時,確保其在床上休息。
九、及時回應患者的呼叫。
十、定時進行巡視,教會患者使用合適的助行器具。
十一、必要時使用合適的身體約束,以使跌倒/墜床的可能減至最小。
預防病人跌倒/墜床管理制度
1、高危性跌倒/墜床≧病人(評分≧4分)入院或轉入24小時內(nèi)由責任護士評估記錄一次;以后常規(guī)每周評估記錄一次。
2、病情改變(如意識、肢體活動改變)由責任護士即刻重新評估。
3、評估≧4分,列為護理問題——高危性傷害/跌倒,做好健康教育,交待防跌倒/墜床注意事項并在護理記錄單上體現(xiàn),病床邊掛標識牌,做好交接-班。
4、首次評分≧4分,報告科室護士長,護士長進行復評并簽名,指導護士加強病人管理,定期巡視病人,了解防范措施落實情況。
5、請病人或家屬在《預防病人跌倒/墜床告知書》上簽名,要求同住院須知簽名。
6、發(fā)生跌倒/墜床的處理:①科室立即采取處理措施,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準確記錄,按傷情逐級報告主管醫(yī)生、護士長、科主任;②24小時內(nèi)填寫《護理不良事件報告表》,夜間報告值班護士長,白天報告護理部,并檢查指導處理。③護理部組織討論、分析,提出改進意見。
7、患者轉科時將評分表隨病歷一同轉交至對方科室并進行當面交接-班。
8、患者出院、死亡后,《住院病人跌倒/墜床危險因子評估表及告知書》放入病歷存檔。
住院病人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
1、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墜床 1分
2、意識障礙(意識喪失,癲癇史,意識混亂,無方向感) 1分
3、視力障礙 1分
4、活動障礙、肢體偏癱 3分
5、年齡≧65歲 1分
6、體能虛弱 3分
7、頭暈、眩暈、體位性低血壓 2分
8、服用影響意識或活動的藥物: 1分
散瞳劑 鎮(zhèn)靜安眠劑 降壓利尿劑 鎮(zhèn)攣抗癲劑 麻醉止痛劑 瀉藥
9、住院中無家人或其他人員陪伴 1分
護理持續(xù)質量改進計劃表
項目:降低病區(qū)患者墜床/跌倒的發(fā)生率,保障護理安全
原因分析:
1、護士方面:
⑴跌倒因子評分未按評分標準進行評估;⑵跌倒因子評分標準部分描述不清晰,給臨床護士評分帶來困難;⑶護士未能動態(tài)評估;⑷護士對跌倒造成患者的傷害認識不足;⑸護士在跌倒宣教上不仔細,在宣教時未體現(xiàn)個性化,病人不能完全掌握預防跌倒的相關知識。
2、病人方面:文化程度低,對宣教的理解能力差;對防跌倒的意識不強;參與護理安全的意識不強。
3、督查及管理方面:管理人員重視程度不夠;督查力度不夠;安全意識不強。
4、組織因素:人員配備不足,工作量大,宣教時間不足。
預期目標:
1、護士能運用跌倒評分的工具進行評分達100% 2、護士對跌倒評分的準確性≧95% 3、病人掌握預防跌倒措施全面≧95% 4、對高危跌倒的患者宣教、護理措施到位≧90% 5、全院跌倒發(fā)生率≦0.005%。
【預防跌倒墜床的護理措施】相關文章:
預防患者跌倒墜床的護理措施11-23
跌倒墜床預防措施07-26
跌倒和墜床的預防措施07-07
跌倒墜床應急預案04-02
跌倒墜床應急預案(5篇)04-03
跌倒墜床應急預案7篇05-07
跌倒墜床應急預案(精選10篇)03-12
冬季預防跌倒措施11-08
跌倒墜床應急預案(通用10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