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婚姻經(jīng)典語錄
1、 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nèi)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林語堂
2、 賞玩一樣?xùn)|西中,最緊要的是心境。 ——林語堂
3、 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tǒng)時,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shù)》
4、 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quán)。 ——林語堂
5、 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yǎng)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quán)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shù)》
6、 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優(yōu)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輕松, 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語堂
7、 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林語堂
8、 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林語堂
9、 蘇東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zhì)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于接受的。但是問題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感性的問題。 ——林語堂 《蘇東坡傳》
10、 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 ——林語堂 《蘇東坡傳》
11、 中國人有一種輕視少年熱情的根性,也 輕視改革社會的新企圖。 ——林語堂 《吾國與吾民》
12、 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林語堂
13、 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林語堂
14、 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jīng)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 ——林語堂
15、 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shù)》
16、 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yōu)雅和風(fēng)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shù)。一人讀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shù)》
17、 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 ——林語堂
18、 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 ——林語堂 《有不為齋隨筆》
19、 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林語堂
20、 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gòu)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jīng)久不見 ——林語堂 《蘇東坡傳》
【林語堂婚姻經(jīng)典語錄】相關(guān)文章: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05-06
林語堂的經(jīng)典語錄05-05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10-28
林語堂的經(jīng)典語錄摘抄11-25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11-23
林語堂的經(jīng)典語錄欣賞11-24
林語堂的經(jīng)典語錄欣賞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