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萍鄉(xiāng)博物館觀后感
萍鄉(xiāng)博物館觀后感
1.老師笑容滿面對我們說:"今天我們去參觀博物館······"聽到這個突如按其來的消息,大家到感到既驚訝,有高興.
來到博物館,大家便掃視著博物館的設置,步武觀可真大!一間間的參觀室并排著,中間是一塊寬闊的水泥地,上面擺設著窳惰中樹,最顯眼的是那座古代的房子,漂亮極了!
老師和解說員帶著我們參觀了"巨芝"(非常大的靈芝),一看到那塊靈芝,我驚住了,啊,好大的靈芝!這塊靈芝大約有一米長,40-50厘米高,我觀察著這個靈芝,發(fā)現(xiàn)它每個方位都像一個東西,正面看,像是一只烏龜一動不動的站著,從右面看,像是孔雀開屏,從左面看,像是一個矮矮的山洞,據解說員說:這個靈芝是在武功山上的一棵幾百年的青岡櫟樹上發(fā)現(xiàn)的,解說員還向我們介紹了靈芝按顏色的分類有紅芝,白芝,黑芝,青芝,黃芝,紫芝六種.參觀完"巨芝"后,我們便去看了恐龍蛋化石,各式各樣的恐龍蛋化石映入我們的.眼簾,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圓的扁的都有.四周的墻壁上是科學家假想的恐龍的樣子,真是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每張圖上還有一段小故事,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恐龍的知識.在每個玻璃器皿里陳列的是恐龍蛋化石,解說員將我們帶到了一個玻璃器皿旁,里面是接個扁形的恐龍蛋化石,大家的目光都轉移到了恐龍蛋化石上,這些化石就像石頭一樣,有的蛋殼都碎了.我來到一個木凳旁,上面放著的是幾塊大石頭,我想:他們?yōu)槭裁匆咽^放在這展覽呢?后來我有仔細的看了看才發(fā)現(xiàn)上面印著恐龍的留下的痕跡,又好像是葉子.解說員讓我們過來,指著圖跟我們說了一些關于恐龍的故事······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大家懷著依戀之情,依依不舍的回去了.
這次參觀博物館,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讓我增長了見識,令我受益非淺.
2.轉自:背包兔
在參觀中國歷代印章館時旁邊還專辟有一“兩涂軒”書畫珍藏室?吹贸鲞@一定是哪位愛國的私人藏家捐贈的。進去看了介紹才明白,這是菲律賓著名華裔莊萬里先生突發(fā)逝世后,他女兒及在家族的贊同下,將父親的文物遺產從中遴選出二百余件精品,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的。為表彰莊氏家族的愛國之心,就特辟出專室——“兩涂軒”。讓兩涂軒的文化遺產完整地保存下去,延澤后世。
在兩涂軒所看到的書畫作品不僅歷史跨度長,自宋至明、清、現(xiàn)代,綿延八百多年。且科目齊全,人物、山水、花鳥、書法都有。我在這些藏品中不僅欣賞到了莊先生的精湛之作,還感受到莊先生及無數海外華人的一片愛國之心。
走馬看花般地粗粗看完三樓的展館,就下二樓看了中國古代陶瓷館。
陶瓷是我們生活中接觸最多的物品之一。展館從新石器時代原始先民從泥土制作的器物到商代出現(xiàn)原始的瓷器、到東漢前期的青瓷、隋唐以后的白瓷、到13世紀的黑釉、青白釉和彩瓷,以及后來元代又有景德鎮(zhèn)的成熟的青花瓷,再到了明、清景德鎮(zhèn)不斷有名品迭出成為舉世公認的“瓷都”。那時景德鎮(zhèn)是中國制瓷業(yè)的中心,制作了五光十色的各種彩色釉器。
三國、西晉罐(彩繪陶俑、紅陶聽琴女俑、灰陶持鏟男俑)
明萬厲景德鎮(zhèn)窯(五彩童子像、青花蓮瓣形梵文盆)
唐彩色釉陶文吏俑
看了陶瓷的展覽,不僅欣賞了古代各時期的珍品,還了解了一些原本不太知道的知識,如陶器的主要制作方法啊,瓷器與陶器的區(qū)別啊,唐三彩的工藝啊,還看到了整個燒窯過程的模型。從主要瓷器的品種簡介和實物觀賞,真的使自己獲益匪淺。
還記住了一句話:陶器為全人類所共有,而瓷器則是中國的創(chuàng)造
【萍鄉(xiāng)博物館觀后感】相關文章:
萍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29
萍鄉(xiāng)的氣候特點屬于什么類型06-12
2017萍鄉(xiāng)黃標車主必看08-12
萍鄉(xiāng)學院一年學費多少錢01-26
萍鄉(xiāng)市建設工程投標承諾書06-18
博物館觀后感06-16
博物館的觀后感12-04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06-05